隨著新能源規劃的出臺和兩個“千萬”的財政支持,新能源汽車給零部件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節能環保的鋰電池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2010年以來,多家國際汽車企業與電子企業陸續聯合進行大規模的鋰電池投資,包括豐田與松下、日產與NEC、大眾與三洋、博世與三星等。
在全球投資鋰電池熱的背景下,我國新興鋰電池企業渴望抓住新的機會。比亞迪、深圳比克等公司目前都具備動力電池小規模產業化能力。預計在今后2~3年內,我國將投入20億元左右的資金,專門用于生產鋰電池,加強產業化技術和工藝的研發。預計在2010年底,我國鋰電池產業將會有大突破,屆時會有20 萬~30萬輛汽車配裝鋰電池,能夠滿足目前混合動力汽車及小型純電動汽車對電池的需求。同時,價格也會大幅下降,電池的可靠性、使用壽命將會進一步提高。除電池外,跨國公司也開始了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其他零部件的布局。比如德爾福今年就曾宣布,將在2009年開始在中國生產一部分混合動力汽車所需的關鍵零部件。電裝、江森等企業都相當重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開發,非常重視中國發展新能源汽配件的機會。
跨國零部件公司正在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場,不斷向中國市場擴展,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卻寥寥無幾。只有增強本土零部件供應商的實力,才能使我國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競爭方面,與跨國巨頭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