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齒輪傳動技術與裝備(天津)展覽會(簡稱IGIE2012)將于2012年8月21日-8月24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會為期四天,將啟用濱海國際會展中心全部九大展館,預計展出規模將超6000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齒輪展。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齒輪制造大國,全國有1600多家齒輪加工和齒輪箱裝配制造企業,預計今年全年將創造1600億元的行業產值,由此可見,齒輪行業市場潛力巨大。
齒輪行業轉型升級尋突圍
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其造成的“蝴蝶效應”在全球范圍迅速蔓延,為裝備主機提供基礎配套的各類齒輪產品及齒輪加工設備的出口受到不小沖擊。
在此危機壓力之下,不少企業走上轉型升級之路,大步進軍國內市場。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復存在的匯率問題,對廣大齒輪企業來說都是利好因素。
大量制造業外遷導致實體經濟“空心化”,經濟不振時無力“輸血”是導致歐債危機的重要因素。值得慶幸的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實體經濟建設,“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
由中齒協負責編寫的齒輪行業“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出臺,也進一步明確了齒輪行業的發展思路和前進方向,確定了從規模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發展模式,以及關鍵核心零部件、平臺建設等五個重點工程。政策的持續推進,必將助力機械基礎零部件中的“領軍”者齒輪行業的發展。
政策支持、政府規劃引導的同時,其他產業的發展可謂齒輪行業的催化劑。隨著“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汽車、風能、核能、軌道交通、采煤機械等產業的政策支持及其自身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齒輪產品及其相關的加工設備技術需求量將與日俱增。
種種跡象表明,自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并未影響到國內齒輪行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齒輪企業紛紛在國內尋找最佳供需對接平臺,從相關行業展會的火爆程度也可證明這點。
IGIE供需兩旺形勢向好
作為中國最大的齒輪行業展會,IGIE2011吸引了全球數百家齒輪行業企業和13536多名行業人士前來參觀參展。來自齒輪行業的多家名企,如陜西法士特、重齒、南高齒、美國Gleason、奧美工業、康達精密齒輪、日精株式會社、天津精誠、北方重工、天津鋼管集團、斗山工程機械等均蒞臨現場。
展商調查結果顯示,展會效果十分明顯,多家企業現場簽單,康達精密齒輪股份有限公司現場獲得了天津第二機床廠訂單867萬元,“我們是齒輪行業的新興企業,這次來是想加大宣傳力度,對熱處理設備廠商也特別關注,我們參加過很多展會,天津齒輪展(IGIE)專業、規范的服務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于這次參展效果我們也十分滿意。”康達精密齒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剛表示。
IGIE是環渤海地區的齒輪行業盛會,為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自濱海新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以來,新區著力打造高端產業聚集區,產業聚集效應日益凸顯。據商務部的消息,目前天津濱海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轎車生產基地之一,聚集汽車上下游配套企業100余家。
依托新區產業聚集的強大優勢,主辦方與多家汽車廠商展開深入合作,邀請一汽豐田、長城汽車(601633,股吧),星馬汽車(600375,股吧)、伊薩爾客車、天津夏利等到現場參觀采購。一汽豐田市場部經理表示,“年初日本大地震對我們影響不小,來到展會現場才發現,汽車廠商對齒輪產品的采購需求絲毫未減,因為現在買車對于個人以及家庭來說都很普通,國內汽車市場需求依然非常大。”
此外,展會主辦方與環渤海區域內多個工業園區展開深入合作,經過組辦方的大力宣傳和邀請,天津市東麗區開發區、津南經濟開發區、西青經濟開發區、武清開發區、北辰科技園區、寶坻經濟開發區、漢沽產業園區、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清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等30多家單位也將組團參觀展會。配合展會現場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展商與觀眾之間實現高效的互動交流,使本屆展會的效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