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齒輪具有重合度高、傳動平穩、承載能力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機械設備中。錐齒輪的強度和硬度要求較高,制造時常采用滲碳淬火進行強化處理。但是,滲碳淬火工藝復雜,易產生熱應力和組織應力而引起較大的變形,影響齒輪的傳動質量。本文用 DEFORM 有限元分析方法對錐齒輪滲碳淬火工藝過程及其變形行為進行分析,以期了解錐齒輪滲碳淬火過程的滲碳和相變情況,通過調整滲碳淬火工藝并進行壓淬,在滿足錐齒輪強度和硬度要求的基礎上,減小錐齒輪的變形。
一、錐齒輪參數、單齒模型與滲碳淬火工藝
錐齒輪材料選用 SNC815 滲碳鋼,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分析所用錐齒輪參數如表2所示。考慮到運算效率和經濟性,分析時對工件進行了簡化處理,取錐齒輪的一個齒進行模擬,并將該齒與其余輪齒的接觸面作為對稱面。對單齒模型劃分四面體網格時,將網格數量設定為60000個。錐齒輪單齒模型的網格劃分效果如圖1所示。


錐齒輪的滲碳工藝為:預熱550℃,在滲碳爐中強滲2h,碳氛為1.1%;在滲碳爐中擴散2h,碳氛為0.78%。顯然,擴散期與強滲期的時間比為1∶1。
錐齒輪的淬火工藝為:初始設計淬火溫度為 840 ℃;使用快速淬火油進行淬冷時油溫為60 ℃。
二、錐齒輪的滲碳和馬氏體相變情況
錐齒輪在淬冷過程發生變形,主要是下列兩種應力作用的結果:一種是熱應力,即錐齒輪淬冷時不同部位的冷卻速度不一致,溫度變化存在差異,導致不同部位的冷縮不一致而產生熱應力;另一種是組織應力,即錐齒輪在淬冷時會發生奧氏體向馬氏體的轉變,由于錐齒輪芯部和表面的冷卻速度不同,發生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的順序和轉變量也不一致,而馬氏體相變會導致體積膨脹,故錐齒輪不同部位組織轉變過程的不一致會產生組織應力。對于滲碳錐齒輪來說,由于存在一定的滲碳層,齒輪的含碳量由表到里不斷下降,導致從表層到芯部的馬氏體相變溫度逐漸升高,故其組織應力的作用更加復雜。滲碳錐齒輪在淬火時同時受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的作用,導致了錐齒輪的變形。因此,對于滲碳錐齒輪變形的有限元分析來說,了解滲碳和馬氏體相變情況至關重要。
通過 DEFORM 有限元分析,可得錐齒輪滲碳處理過程的碳含量分析結果(圖2)

對圖2分析可知,錐齒輪在滲碳處理過程中,強滲后碳含量最大值達到了1.080%,碳含量較高,但滲碳層太薄,故需擴散期繼續滲碳;擴散后碳含量最大值達到了0.793%,且滲碳層變厚了。
DEFORM 有限元分析所得錐齒輪淬火處理過程的溫度場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

由圖3可見,在淬火處理過程中,錐齒輪表面節點的冷卻速度快于芯部節點。分析可知,錐齒輪淬火過程的表面節點區域和芯部節點區域的溫度場變化不同,冷卻收縮過程不一致,導致了熱應力的產生。
錐齒輪淬火處理過程的馬氏體相變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見,在淬火溫度為840℃時,錐齒輪表面馬氏體含量為92.9%~94.8%,芯部的馬氏體含量最高,為96.8%。這說明錐齒輪在淬火處理過程中,芯部先于表面發生了馬氏體相變。分析可知,由于錐齒輪芯部碳含量較低,馬氏體相變的溫度較高,淬火處理過程先于表面達到馬氏體相變溫度,因此,即使芯部冷卻速度較慢,其馬氏體相變也比表面先發生。
三、錐齒輪的變形
錐齒輪不同部位的溫度和馬氏體相變歷程不同,導致了其在淬火過程中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的產生,最終導致齒輪發生變形。圖5所示為錐齒輪在滲碳淬火過程的大小端變形分析結果。

由圖5可見:錐齒輪在滲碳淬火后大端牙冠向上翹起,最大翹曲量為0.208mm;錐齒輪小端沿軸徑方向向內膨脹,最大膨脹量為0.192mm。
四、工藝優化結果
為了解決錐齒輪的變形問題,需要調整滲碳淬火的工藝參數。淬火溫度越高,油淬時油和工件的溫差越大,產生的收縮變形就越大,冷卻時間就會變長,馬氏體相變時的組織應力也就越大,會增加錐齒輪的變形。淬火介質溫度(指油溫)越高,錐齒輪與冷卻介質的溫差越小,冷卻收縮的變形就越小,淬火時產生的熱應力也就越小,且淬火時馬氏體含量越小,相應的體積膨脹減弱,錐齒輪的變形也會變小。本文將錐齒輪的淬火溫度設置為820 ℃,淬火油溫設置為40 ℃、60 ℃、80 ℃、100 ℃ 4種情況,分別進行了變形分析。表3所示為各工藝參數下的錐齒輪變形。分析發現,在淬火溫度 820 ℃ 和油溫 100 ℃的條件下,錐齒輪的大端變形和小端變形都最小。為了優化錐齒輪的滲碳淬火工藝,可將淬火溫度調整為820 ℃,油溫設定為100 ℃。

工藝優化后錐齒輪的變形仍未滿足技術要求,可采用壓淬工藝來進一步減小錐齒輪的變形。本文根據錐齒輪的變形特點,分別對其大端牙冠和小端內側的變形區域施加1800N、3000N和5000N的力來約束錐齒輪的變形。表4所示為壓淬工藝下的錐齒輪變形。

由表4可知,施加5000N 的約束力后,錐齒輪的變形較小,能夠滿足錐齒輪的加工技術要求。
五、結論
本文通過 DEFORM 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錐齒輪在滲碳淬火處理過程的馬氏體相變和大小端變形結果。通過優化滲碳淬火工藝并進行壓淬,使錐齒輪大小端的變形得到了改善。在用5000N 的力對錐齒輪進行壓淬時,其大端和小端的變形可分別減小至0.173mm 和0.148mm。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