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3D打印材料理事會主席周廉教授做項目說明
周廉院士就3D打印材料專項的目的意義做了充分說明,對項目的工作目標、計劃及安排、項目參加人員及分組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部署。周院士指出,3D打印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無論國際與國內都有很多創新思想,已經出乎人們的意料和想象。這也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在我國的"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給予了很大的資金投入,創建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3D打印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增材制造等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研制出光固化、激光選區燒結、激光選區熔化、激光近凈成形、熔融沉積成形、電子束選區熔化成形等工藝裝備。3D 打印技術及產品已經在航空、航天、汽車、生物醫療等領域逐步得到推廣和應用,涌現出了一批具備一定競爭力的企業。然而3D 打印材料作為發展3D 打印裝備和產品的必要物質基礎和保障,其產業化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關鍵成型材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3D打印整體發展的瓶頸之一,關鍵材料工藝技術亟待突破。本項目的意義在于提出3D打印材料技術發展建議或路線圖,為國家相關部門出臺3D打印材料標準提供咨詢意見。推動我國3D打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
與會專家就3D打印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和技術路線發展展開充分討論。
會后,與會專家及代表參觀了北京市數字化醫療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實驗室。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項目組第二天組織了主題報告會,邀請18位業內知名專家做了主體演講,從不同領域對3D打印材料的研究現狀與發展進行匯報和交流,為項目的順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