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硬質合金產銷量最大的國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0%。而株洲,占到了全國產量的近3成。
近日,株洲市經信委主辦的“巴菲特午餐”企業家沙龍,迎來的是株洲硬質合金業界大咖。企業家們沒有沾沾自喜于株洲的市場份額,“必須創新發展,才能切到豐厚利潤”是他們一致的呼聲。今年產銷量有望突破1億片,大咖們的討論。
聚焦在硬質合金的主導產品——數控刀片上。
硬質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株洲市硬質合金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忠健曾做調研:近幾年,國內數控刀片生產規模企業已增至26家,其中7家千萬片年產能的企業,株洲占了3家。去年,株洲市數控刀片年產量達8200萬片,約占全國生產量的68%。
今年,硬質合金產品供需兩旺,呈現爆發式增長。今年5月,株洲市舉辦中國企業家年會,并開設硬質合金高峰論壇以及產需對接會,現場就簽訂了17份產需合作協議。
在沙龍現場,張忠健和很多與會企業家均認為,今年,株洲市數控刀片產銷量有望突破1億片大關。
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利潤較低
“光有市場份額,還遠遠不夠!”這是現場企業家們的共識。
“我國硬質合金的總產量,占到了全球的40%,銷售收入占比卻只有16%,產品銷售收入與產量沒有達到平衡發展。”張忠健以拿全球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商——山特維克集團(總部位于瑞典)為例,“人家旗下的山高刀具、瓦爾特刀具等幾個品牌,去年總收入645億元人民幣,其中僅硬質合具及其他機械加工板塊一項營業收入就達249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49.6億元人民幣,利潤率約20%。然而,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本地企業,去年的營業利潤率平均只有5%左右。”
“換言之,人家一項業務,頂國內所有規模企業大半年的銷售收入。”張忠健說,跨國巨頭的研發生產重點,主要是高技術含量、高性能產品,主要應用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利潤豐厚是自然的。去年,我國高端刀具市場年消費量約為180億元,其中的70%靠進口。
株硬集團總經理謝康德也佐證了張忠健的觀點:“2015年是全球硬質合金行業的低谷,我國的出口量同比下降7%,出口創匯下降16%。而在當年,國內高端裝備制造業用硬質合金進口量達1500噸,同比增長9%。這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做優服務,在中低端市場站穩
當下的中低端硬質合金市場,仍然供需兩旺,本地企業只要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張忠健表示,本地企業的產品在中低端市場有性價比優勢,要站穩,“需要警惕的是,山特維克、肯納金屬等跨國巨頭,如今也紛紛來華建廠,生產銷售軋輥、壓缸等中低端產品,國內同行壓力空前。”
“跨國巨頭們靠什么來競逐中低端市場,靠服務!”張忠健說,這些企業在全國多地設立效率應用和培訓中心,提供產品在線智能方案解答與培訓服務,不斷幫助客戶優化加工方案,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依賴感。而本地還沒有一家企業做這樣的培訓服務,國內也沒有。
“服務是產品附加值上升的核心,從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到后續長期跟蹤服務,這一塊做好了,株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不愁上不去。”他說。
創新投入,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在沙龍現場,企業家們也反復強調,要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邁進,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今年下半年,硬質合金行業銷售將從高潮回歸兩年左右的平穩期。”張忠健認為,本地企業不能只為一時興盛的中低端市場擴大產能,必須要為更高端的市場加大創新投入了,否則一旦供需回穩,企業的投入將“打水漂”。
資料顯示,山特維克集團每年拿出約30億元人民幣做產品研發,“本地企業的研發投入在逐年增長,但還遠遠不夠。”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硬質合金是資金、人才、技術“三高型”產業,投入不夠,企業是難以轉型升級的。
去年,工信部發布的《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到,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精密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制品;支持株洲硬質合金等高端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
“本地企業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不斷創新研發,提升株洲硬質合金產業集群的生命力。”上述負責人說。
【相關知識】
硬質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可以用來制作金屬切削刀具、鉆頭、耐磨零部件等產品,應用到礦山采掘、石油鉆井等領域。其應用領域相當廣泛,我們常用的衣服紐扣、箱包拉鏈標牌等,其中都有硬質合金。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的不斷發展,各行業對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應用越來越多,對高檔硬質合金刀片及工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中,以汽車工業、航空航天、軍工制造等領域為盛。
據估算,目前全球硬質合金年產量約為 7 萬噸,我國約提供40%份額,為世界第一大硬質合金生產國。
讓人驕傲的是,株洲是集生產、科研、銷售和出口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硬質合金產業基地,目前擁有超過 100 家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年產硬質合金約 1 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14.5%,年銷售收入達100億元,實現利稅近4億元。

近日,株洲市經信委主辦的“巴菲特午餐”企業家沙龍,迎來的是株洲硬質合金業界大咖。企業家們沒有沾沾自喜于株洲的市場份額,“必須創新發展,才能切到豐厚利潤”是他們一致的呼聲。今年產銷量有望突破1億片,大咖們的討論。
聚焦在硬質合金的主導產品——數控刀片上。
硬質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株洲市硬質合金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忠健曾做調研:近幾年,國內數控刀片生產規模企業已增至26家,其中7家千萬片年產能的企業,株洲占了3家。去年,株洲市數控刀片年產量達8200萬片,約占全國生產量的68%。
今年,硬質合金產品供需兩旺,呈現爆發式增長。今年5月,株洲市舉辦中國企業家年會,并開設硬質合金高峰論壇以及產需對接會,現場就簽訂了17份產需合作協議。
在沙龍現場,張忠健和很多與會企業家均認為,今年,株洲市數控刀片產銷量有望突破1億片大關。
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利潤較低
“光有市場份額,還遠遠不夠!”這是現場企業家們的共識。
“我國硬質合金的總產量,占到了全球的40%,銷售收入占比卻只有16%,產品銷售收入與產量沒有達到平衡發展。”張忠健以拿全球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商——山特維克集團(總部位于瑞典)為例,“人家旗下的山高刀具、瓦爾特刀具等幾個品牌,去年總收入645億元人民幣,其中僅硬質合具及其他機械加工板塊一項營業收入就達249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49.6億元人民幣,利潤率約20%。然而,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本地企業,去年的營業利潤率平均只有5%左右。”
“換言之,人家一項業務,頂國內所有規模企業大半年的銷售收入。”張忠健說,跨國巨頭的研發生產重點,主要是高技術含量、高性能產品,主要應用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利潤豐厚是自然的。去年,我國高端刀具市場年消費量約為180億元,其中的70%靠進口。
株硬集團總經理謝康德也佐證了張忠健的觀點:“2015年是全球硬質合金行業的低谷,我國的出口量同比下降7%,出口創匯下降16%。而在當年,國內高端裝備制造業用硬質合金進口量達1500噸,同比增長9%。這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做優服務,在中低端市場站穩
當下的中低端硬質合金市場,仍然供需兩旺,本地企業只要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張忠健表示,本地企業的產品在中低端市場有性價比優勢,要站穩,“需要警惕的是,山特維克、肯納金屬等跨國巨頭,如今也紛紛來華建廠,生產銷售軋輥、壓缸等中低端產品,國內同行壓力空前。”
“跨國巨頭們靠什么來競逐中低端市場,靠服務!”張忠健說,這些企業在全國多地設立效率應用和培訓中心,提供產品在線智能方案解答與培訓服務,不斷幫助客戶優化加工方案,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依賴感。而本地還沒有一家企業做這樣的培訓服務,國內也沒有。
“服務是產品附加值上升的核心,從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設計生產,到后續長期跟蹤服務,這一塊做好了,株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不愁上不去。”他說。
創新投入,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在沙龍現場,企業家們也反復強調,要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邁進,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今年下半年,硬質合金行業銷售將從高潮回歸兩年左右的平穩期。”張忠健認為,本地企業不能只為一時興盛的中低端市場擴大產能,必須要為更高端的市場加大創新投入了,否則一旦供需回穩,企業的投入將“打水漂”。
資料顯示,山特維克集團每年拿出約30億元人民幣做產品研發,“本地企業的研發投入在逐年增長,但還遠遠不夠。”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硬質合金是資金、人才、技術“三高型”產業,投入不夠,企業是難以轉型升級的。
去年,工信部發布的《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到,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精密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制品;支持株洲硬質合金等高端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
“本地企業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不斷創新研發,提升株洲硬質合金產業集群的生命力。”上述負責人說。
【相關知識】
硬質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可以用來制作金屬切削刀具、鉆頭、耐磨零部件等產品,應用到礦山采掘、石油鉆井等領域。其應用領域相當廣泛,我們常用的衣服紐扣、箱包拉鏈標牌等,其中都有硬質合金。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的不斷發展,各行業對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應用越來越多,對高檔硬質合金刀片及工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中,以汽車工業、航空航天、軍工制造等領域為盛。
據估算,目前全球硬質合金年產量約為 7 萬噸,我國約提供40%份額,為世界第一大硬質合金生產國。
讓人驕傲的是,株洲是集生產、科研、銷售和出口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硬質合金產業基地,目前擁有超過 100 家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年產硬質合金約 1 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14.5%,年銷售收入達100億元,實現利稅近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