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特采用生物材料
福特在密歇根迪爾伯恩(Dearborn, Mich)擁有一家研發創新中心,其材料研發部的研究人員AlperKiziltas表示:“目前,北美所有的車輛均采用的汽車椅背、坐墊、靠枕、車廂頂篷內襯(head liner)均為大豆材質。”
福特于上世紀20年代起就致力于生物材料,當時亨利·福特采用了麥草(wheat straw)。在上世紀40年代,福特又采用大豆、大麻(hemp)及其他天然材料,將其制成塑料。
Kiziltas表示,福特采用了大豆材質的泡沫、密封件、墊圈、蓖麻材質的泡沫、塑料及天然纖維增強材料,上述材料的平均用量為20-40磅/車。
福特面臨的挑戰
其中一項挑戰是:務必確保生物材料擁有良好的光潔度(surface finish),然而用戶卻希望在材料表面能看到更多的天然纖維。”
其他的問題還包括:氣味、濕度敏感性(moisture sensitivity)、降解、耐風化強度(resistance to weathering)及耐惡劣環境,經濟性也是一項重要因素。
他表示:“人們總是會問福特,我們公司究竟采用了哪些生物塑料?福特正在尋找生物塑料、生物塑料及生物降解材料,公司確實對上述材料很感興趣。”
材料必須具有耐用性,這就是尼龍在汽車中應用頗廣的原因。Kiziltas表示:“你一定不想看到自己的愛車僅開了數月就變得皺皺巴巴或開裂吧。”
對于聚乳酸(polylactic acid)或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共聚合物,Kiziltas表示:“這類材料不耐用,若將其用于汽車應用,尚無法實現經濟性。此外,其密度要高于聚丙烯(polypropylene)材料。”
著眼于海洋內的塑料廢棄物
福特研究員的科研人員表示,海洋內廢棄物也是一大問題。他表示:“我們應收集海洋內的塑料廢棄物。”
Kiziltas表示:“福特與工程師、科研人員、供應商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公司將注意力放在海洋內,未來能采用海洋內的塑料廢品來制作汽車零部件嗎?”
其他研發趨勢還包括:車輛內飾中的抗生素添加劑(antimicrobial additives),確保共享車輛的用戶不會沾染到上一位駕駛員可能攜帶的病菌。他表示,據研究表明,消費者想要自潔功能的材料,許多用戶很討厭清除儀表盤上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