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IMT2017展品中,涉及高效與自動化的精品眾多,本文僅對部分自動化生產線和柔性制造單元進行簡述,展現全球機床制造商杰出的創新與制造能力。
從CIMT2017看機床的高效與自動化
瑞士米克朗公司(MIKRON)
Mikron Multistep XT-200生產線
該生產線復合了組合機床的產能和加工中心的柔性。由一個上下料模塊、1-4個加工模塊和傳送臂等組合而成。憑借模塊化和柔性設計,可滿足不斷變化的生產需求并保持精度。具備了極佳的經濟性和高精度。
主要特點:
共用的上下料模塊:配置三軸加工和機器人,可以與主加工循環平行工作,執行額外工作。對原材料及成品工件的物流進行了優化管理。
高效的加工模塊:每個模塊配置兩個交替工作主軸和兩個盤式刀庫,均可五軸聯動。在其中一個主軸工作時,可在另一個主軸上換刀。
測量:測量μ級精度,無時間損耗。
富士機械制造株式會社
模組式結構生產線
每條線都由不同的基本模塊和多軸式機械手組成,并由獨自開發的UNICORN控制器集成控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最適宜的裝備,且所需空間比該公司傳統生產線減少一半。
主要特點:
模組式結構:一臺基座上搭載兩臺機械模組,可以在底座上靈活搭建不同的生產線,換線生產簡單易行。
工件傳送裝置:在基座模組上搭載有工件的搬運裝置,工件裝卸最短時間5.8s。
還展出了DLFN DT3車削模組生產線和DLFN DM3鉆銑模組生產線。
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FML800柔性制造單元
該單元以雙工位精密臥式加工中心為基礎,配一條自動傳輸線、20個工位的雙層立體倉儲庫和上下料裝卸站。由計算機實現自動控制,能對加工和運輸過程所需各種信息自動采集、處理、反饋,對加工單元及傳輸設備實行分級控制,完成對加工單元和物流系統的自動控制和作業協調。能在主機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工件的裝夾及上下料,可滿足多品種、變批量箱體類、盤類、雜件類、模具類零件的加工。
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AUTO自動加工單元
該系列產品專門用于各種中型盤類、軸類零件的自動化車削加工,采用物流主機一體式優化設計和集成,實現了零件從毛坯到成品的一次性無人化加工。移機方便,占地面積小。剛性高、穩定性更強。
主要特點:
換刀裝置為伺服刀塔,實現姊妹刀功能。主機配置批量加工時刀具自動補償功能。內置與加工區域隔離的自動化物流系統。配置鈑金沖洗及大流量冷卻系統,保證加工區域的鐵屑得到適時清理。根據不同加工材質配置不同的高壓斷屑,保證不會形成纏屑。根據被加工零件的節拍,可對料倉功能進行靈活設置。可根據客戶要求配置在線自動測量系統,并實現尺寸精度自動補償。
寶雞西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FTN50盤套類零件自動化加工單元
該自動化單元主機采用兩臺全功能對列數控車床,配置適用高速、重載、高精度的主軸單元,采用平床身斜床鞍結構,剛性好。配置12工位臥式伺服刀架,全防護、冷卻液集中收集。物流系統采用單機械手和單料倉配置,有效降低成本。機內配置自動翻轉裝置,實現從毛坯到成品的一次性無人化加工。
該單元主要針對中小規格盤、套類零件,適用于汽車等行業的高精、高效、大批量加工。
吉林省金沙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DDC350汽車制動盤生產線
DDC350雙倒立式數控車床是根據汽車制動盤工藝而設計的一款全自動化加工設備。機床采用雙主軸、雙刀架結構,具有高剛性、高精度特點。根據工藝要求進行車、鉆復合加工,伺服主軸進行角向定位,定位精度高,對孔位進行正、反倒角。還解決了加工過程中熱變形、熱位移和工件熱膨脹引起的變形等問題。
刀具為模塊化設計,采用組合式刀具,有效提高加工節拍,提高刀具使用壽命。夾具也是模塊化設計,分為主、副卡爪,更換工件時只更換副卡爪,節省換型時間。自動化部分,分為機外物流和機內物流。機外物流采用桁架式機械手和關節式機械手,配置視覺識別系統和定位系統。機內物流裝置內置于機床中間,自動取料、自動翻轉和置放。在線測量系統有效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沈陽中之杰流體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智能化柔性生產線
該柔性生產線由智能裝備、智能裝配線和智能信息化系統組成,可實現從訂單下達到裝配出成品的整個制造過程無人化自動完成,生產效率較傳統流程提升50%。
其智能信息化系統能夠合理監管機加、裝配、視覺識別檢測、掃碼等一系列工作。機加部分采用其自主研發的高精加工中心,熱穩定性能好,抗震性能高,耐腐蝕。采用直線電機驅動,無接觸傳遞力,響應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故障少,幾乎免維護。
該智能生產線實現了與航天云網INDICS平臺集成,可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助力云排產,實現資源共享,能力協同。
濟南第一機床有限公司
汽車輪轂加工智能加工單元
該智能單元是專門針對鋁輪轂加工而研發的,由兩臺斜床身數控輪轂車床J1WL800和一臺加工中心J1VMC540W構成,配備有輪轂加工用高精密專用夾具、關節機器人及其附屬部件組成自動上下料單元,可實現物料自動輸送、自動定向、自動檢測以及自動反饋、自動補償刀具磨損等自動化控制功能,真正實現自動化生產。該加工單元,布局更加緊湊,可容納14-20英寸輪轂生產要求,產量可達每班(8小時)約200件。
結束語
通過CIMT2017我們看到,自動化生產線和柔性制造單元是現代機床發展的必然。單一的和普通的專用加工機床被中高檔機床及柔性自動化生產線所替代。看到機床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新環境、新挑戰和新機遇的形式下,瞄準需求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即自動化成套、客戶化訂制和普通產品的升級,積極進行自身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滿足客戶的新需求,為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不懈努力。

從CIMT2017看機床的高效與自動化
瑞士米克朗公司(MIKRON)
Mikron Multistep XT-200生產線
該生產線復合了組合機床的產能和加工中心的柔性。由一個上下料模塊、1-4個加工模塊和傳送臂等組合而成。憑借模塊化和柔性設計,可滿足不斷變化的生產需求并保持精度。具備了極佳的經濟性和高精度。
主要特點:
共用的上下料模塊:配置三軸加工和機器人,可以與主加工循環平行工作,執行額外工作。對原材料及成品工件的物流進行了優化管理。
高效的加工模塊:每個模塊配置兩個交替工作主軸和兩個盤式刀庫,均可五軸聯動。在其中一個主軸工作時,可在另一個主軸上換刀。
測量:測量μ級精度,無時間損耗。
富士機械制造株式會社
模組式結構生產線
每條線都由不同的基本模塊和多軸式機械手組成,并由獨自開發的UNICORN控制器集成控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最適宜的裝備,且所需空間比該公司傳統生產線減少一半。
主要特點:
模組式結構:一臺基座上搭載兩臺機械模組,可以在底座上靈活搭建不同的生產線,換線生產簡單易行。
工件傳送裝置:在基座模組上搭載有工件的搬運裝置,工件裝卸最短時間5.8s。
還展出了DLFN DT3車削模組生產線和DLFN DM3鉆銑模組生產線。
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FML800柔性制造單元
該單元以雙工位精密臥式加工中心為基礎,配一條自動傳輸線、20個工位的雙層立體倉儲庫和上下料裝卸站。由計算機實現自動控制,能對加工和運輸過程所需各種信息自動采集、處理、反饋,對加工單元及傳輸設備實行分級控制,完成對加工單元和物流系統的自動控制和作業協調。能在主機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工件的裝夾及上下料,可滿足多品種、變批量箱體類、盤類、雜件類、模具類零件的加工。
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AUTO自動加工單元
該系列產品專門用于各種中型盤類、軸類零件的自動化車削加工,采用物流主機一體式優化設計和集成,實現了零件從毛坯到成品的一次性無人化加工。移機方便,占地面積小。剛性高、穩定性更強。
主要特點:
換刀裝置為伺服刀塔,實現姊妹刀功能。主機配置批量加工時刀具自動補償功能。內置與加工區域隔離的自動化物流系統。配置鈑金沖洗及大流量冷卻系統,保證加工區域的鐵屑得到適時清理。根據不同加工材質配置不同的高壓斷屑,保證不會形成纏屑。根據被加工零件的節拍,可對料倉功能進行靈活設置。可根據客戶要求配置在線自動測量系統,并實現尺寸精度自動補償。
寶雞西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FTN50盤套類零件自動化加工單元
該自動化單元主機采用兩臺全功能對列數控車床,配置適用高速、重載、高精度的主軸單元,采用平床身斜床鞍結構,剛性好。配置12工位臥式伺服刀架,全防護、冷卻液集中收集。物流系統采用單機械手和單料倉配置,有效降低成本。機內配置自動翻轉裝置,實現從毛坯到成品的一次性無人化加工。
該單元主要針對中小規格盤、套類零件,適用于汽車等行業的高精、高效、大批量加工。
吉林省金沙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DDC350汽車制動盤生產線
DDC350雙倒立式數控車床是根據汽車制動盤工藝而設計的一款全自動化加工設備。機床采用雙主軸、雙刀架結構,具有高剛性、高精度特點。根據工藝要求進行車、鉆復合加工,伺服主軸進行角向定位,定位精度高,對孔位進行正、反倒角。還解決了加工過程中熱變形、熱位移和工件熱膨脹引起的變形等問題。
刀具為模塊化設計,采用組合式刀具,有效提高加工節拍,提高刀具使用壽命。夾具也是模塊化設計,分為主、副卡爪,更換工件時只更換副卡爪,節省換型時間。自動化部分,分為機外物流和機內物流。機外物流采用桁架式機械手和關節式機械手,配置視覺識別系統和定位系統。機內物流裝置內置于機床中間,自動取料、自動翻轉和置放。在線測量系統有效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沈陽中之杰流體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智能化柔性生產線
該柔性生產線由智能裝備、智能裝配線和智能信息化系統組成,可實現從訂單下達到裝配出成品的整個制造過程無人化自動完成,生產效率較傳統流程提升50%。
其智能信息化系統能夠合理監管機加、裝配、視覺識別檢測、掃碼等一系列工作。機加部分采用其自主研發的高精加工中心,熱穩定性能好,抗震性能高,耐腐蝕。采用直線電機驅動,無接觸傳遞力,響應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故障少,幾乎免維護。
該智能生產線實現了與航天云網INDICS平臺集成,可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助力云排產,實現資源共享,能力協同。
濟南第一機床有限公司
汽車輪轂加工智能加工單元
該智能單元是專門針對鋁輪轂加工而研發的,由兩臺斜床身數控輪轂車床J1WL800和一臺加工中心J1VMC540W構成,配備有輪轂加工用高精密專用夾具、關節機器人及其附屬部件組成自動上下料單元,可實現物料自動輸送、自動定向、自動檢測以及自動反饋、自動補償刀具磨損等自動化控制功能,真正實現自動化生產。該加工單元,布局更加緊湊,可容納14-20英寸輪轂生產要求,產量可達每班(8小時)約200件。
結束語
通過CIMT2017我們看到,自動化生產線和柔性制造單元是現代機床發展的必然。單一的和普通的專用加工機床被中高檔機床及柔性自動化生產線所替代。看到機床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新環境、新挑戰和新機遇的形式下,瞄準需求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即自動化成套、客戶化訂制和普通產品的升級,積極進行自身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滿足客戶的新需求,為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