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積分”政策大棒指揮下,無論對于自主品牌還是跨國車企來說倍感壓力巨大。與本土新能源車企合資仿佛成為最佳妙招。如今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即將實施,下一個扛不住壓力跳出來合資新能源的車企又會是誰?
8月底,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集團)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旨在開發銷售電動車。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
在此之前,江淮大眾以及福特眾泰紛紛簽約成立合資公司,這些合資公司甚至打破了跨國車企只能在華成立兩家合資企業的案例。在外界看來,這些實力懸殊的車企按照常規的發展,搞合資或將有很長的過程。而此次能夠短時間內促成合資的原因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雙積分”。
“雙積分”是指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6年9月21日發布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國家將針對在中國境內銷售乘用車的企業(含進口乘用車企業)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NEV積分)情況分別考核。
而且,從2016年9月公布車企“雙積分”到2018年正式實施,滿打滿算不到1年半。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獲悉,2018年工信部只對車企積分進行統計并不處罰。換言之,2018年仍可以視為“雙積分”政策落實緩沖期。盡管如此,時間上的緊迫感不言而喻,也正是因為如此催生出眾多跨國車企在華成立新能源合資潮。今天,汽車預言家將對在華的部分車企進行計算梳理,看“雙積分”政策下的車企的眾生相,或許知道下一家車企將是誰?
部分車企積分排名:大眾新能源積分缺口最嚴重
根據《辦法》規定要求,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積分是指:企業平均油耗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該企業乘用車生產或進口量的乘積。按照工信部發布的油耗標準要求2018年至2020年百公里油耗達標值分別為6L、5.5L、5L。油耗低于達標值便可產生正積分,此標準意在鼓勵傳統燃油汽車節能。
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是指: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差額。實際值是企業銷售新能源車型所對應的積分與其新能源車產量的乘積。按照工信部《辦法》中對2018年至2020年的積分要求,其中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
雙積分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節能減排,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就是說除了在傳統燃油車的燃油經濟性上下功夫外,最關鍵的在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8年的車企產銷量尚未得知,但為方便計算,不妨以今年上半年銷量為計算基數,雖說有差異,但整體大方向還是能夠作為參考。
部分車企2017年上半年總體及新能源車銷量
為了展示的更加直觀,對于新能源積分的計算方式采用統一標準:純電動車按3分計算,表格內并不計算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由于數據收集的緣故,并未計算進口車型的銷量數據,數據可能會有偏差,但并不影響整體結果。
通過表格得知,目前國內大多數車企尚未有新能源汽車銷量,以合資品牌為主,其中也有包括長城在內的自主品牌,這些車企在面對“雙積分”政策時尤顯被動。
新能源積分及銷量為負數的車企
在以上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車企中,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這些車企中也分出兩種情況。如上汽通用、華晨寶馬等已經擁有新能源車型,但未達到工信部規定2019年10%的積分比例要求。另外則是至今未有推出新能源車型的企業,如大眾汽車等,其壓力可想而知。
與本土新能源車企合資成應對“雙積分”主流
面對“雙積分”政策從2018年至2020年進行階梯過渡式的實施。對于像比亞迪、吉利等早已布局新能源車型的車企來講,未來在面對國家“雙積分”政策時略顯輕松,甚至可以根據相關規定新能源剩余積分還可以自由交易。但對于沒有布局或者尚未落實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來說“雙積分”仍是一道并不輕松能夠邁過的門檻。
汽車預言家根據相關消息得知,2018年對車企的新能源車與傳統汽油車數量只統計不處罰,即新能源積分未達到2018年8%的比例也不會受到處罰。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獲得了政策過渡的緩沖期。盡管如此,但無論是對于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來講都不敢松懈。據行業內人士透露,一款車型從研發到落地,其生產制造周期至少用3至5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說短時間內從燃油車下手來改變積分現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換言之車企要想短時間內扭轉“虧分”現狀只能從改變新能源層面入手。
以下是汽車預言家梳理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部分代表車企應對“雙積分”的做法。
大眾與江淮合資:年產能規劃36萬輛新能源車
6月1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根據該協議,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合資公司投資總額60億元。合資公司成立后,將立即著手準備規劃全新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根據測算,目標是年產量36萬輛規模產能。
江淮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江淮大眾在2018年會有第一款車投放市場,合資公司的首款產品,將是一款純電動SUV。
奔馳與北汽集團合資:2020年引進EQ系列品牌
2017年7月5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新的框架協議,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約合6.5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根據雙方意向,2020年北汽集團和戴姆勒集團將在北京奔馳投產純電動車,為此雙方共同注資,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同時開展動力電池的本土生產和研發,并采用國產電芯。奔馳EQ系列有望于2020年同步在中國上市。
長城合資御捷:應對“雙積分”政策的產物
7月15日,長城汽車與御捷車業在河北簽署了御捷長城汽車合資框架協議。長城汽車將以現金方式增資入股御捷,首次入股的比例為25%,雙方約定最多可增持至49%。新品牌名或為“御捷長城”,主營業務為純電動汽車產品。
眾所周知,長城汽車的聚焦SUV戰略,油耗一直偏高。根據2016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長城汽車百公里油耗為7.64L,高于標準值,要想在3年的時間內,減少到百公里油耗5L,難度相當大。而新能源方面,除了今年上半年推出的C30EV以外,沒有其他車型。所以在2020年達到12%的新能源車型占比也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投資入股河北御捷后,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轉讓給公司,降低公司平均油耗水平,同時,河北御捷取得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公司出售。
福特與眾泰:“雙積分”下各取所需
8月22日,福特中國宣布,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約定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自主品牌生產和銷售純電動汽車。
眾泰汽車在傳統燃油車方面銷量平平,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卻是可圈可點。數據顯示,2016年眾泰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4萬輛,在中國排名第四,在全球范圍內能排到第8位,擁有約10萬個新能源積分。福特2016年在華銷售新車127萬輛,2018年所需新能源積分約為10個。顯而易見,福特與眾泰合資正是新能源積分政策使然。
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成立易捷特新能源
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以便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
易捷特計劃選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將形成年12萬輛的產銷規模,預計該項目將于2019年開始生產新款電動汽車。
與其他車企不同的是,東風集團與雷諾—日產聯盟合資成立的新公司也是雙方繼東風日產、東風雷諾和東風英菲尼迪之后成立的第四家合資公司。按照2018年積分比例為8%的要求計算,雷諾-日產聯盟在新能源積分缺口任然巨大。易捷特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成立,便是“雙積分”政策下的產物。
豐田組建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門
2016年12月,豐田緊急組建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門,并于3個月后推出純電動汽車的1號試驗車。預計首款純電動車將于2020年正式發布。單次充電續航里程可達300km,計劃將在日本、中國等市場銷售。
此前,豐田一直致力于開發混合動力車型,但由于中國雙積分政策更傾向于純電動車,這也使得豐田不得不改變技術方向。
此外,豐田在華超大型油耗高的SUV也正在公布減產計劃。一汽豐田關停長春工廠,不再生產蘭德酷路澤,以后改為進口在華銷售。
通用2020年前發布10款新能源汽車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對媒體表示,兩年內通用將在華生產一款純電動車。截止到2020年,通用汽車計劃在華推出10款電動與油電混合動力車。
到2020年,通用汽車預計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三大品牌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年銷量總計預計或達15萬輛,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或達50萬輛。
作為別克首款增程型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5于上海車展前夜全球首發并上市。別克Velite5純電行駛里程達到116公里,綜合續航里程高達768公里,百公里綜合油耗僅0.9L,是中國首臺百公里綜合油耗低于1L的國產新能源汽車。
華晨寶馬排產全新BMW5系插電式混合動
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基地,寶馬“從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研發聚焦點——新能源汽車”。
至今,寶馬已經推出了四五款新能源車。全新BMW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已開始排產,將很快上市。
下一個“積分急救者”的車企會是誰?
“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迫使國內的車企紛紛尋找新能源合作伙伴,或者通過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以便度過“雙積分”政策門檻。
在以上諸多車企中,絕大部分車企依靠與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合資,如大眾與江淮、福特與眾泰等。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車企通過調整戰略,加碼布局新能源車型,如豐田成立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通用在華引進新能源汽車等措施。
在上述幾家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車企中,我們已經看到相關的車企已經有具體的應對措施。但也有兩家車企值得注意,就是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廣汽菲克”)品牌和奇瑞捷豹路虎。數據顯示,這兩家車企上半年銷量為10.63萬輛和4萬輛。目前來看,這兩家車企在應對“雙積分”政策時,并未有特別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中廣汽菲克銷量絕大部分貢獻來源于Jeep品牌,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廣汽菲克的達標值為7.53L/百公里,實際值為8.07L/百公里。目前來看壓力著實不小,為此,廣汽菲克需盡快在華引入混動版車型。
與此同時,2016年奇瑞捷豹路虎油耗達標值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為8.2L,而當年實際油耗值為8.32L。也就是說奇瑞捷豹路虎的實際油耗值大于工信部達標值。
在成都車展上,捷豹路虎還推出了旗下全新SUV車型路虎星脈,繼續加碼SUV市場。奇瑞捷豹路虎旗下車型大部分為大排量SUV,僅僅依靠車身輕量化,或難以支撐車企“雙積分”達標。目前提升燃油經濟性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
為此,捷豹路虎在華投產自主研發的首款全新Ingenium2.0升四缸發動機,目前捷豹路虎旗下F-PACE、捷豹XFL、路虎攬勝極光、路虎發現神行等四款車都搭載了這款全新發動機,以降低排放和油耗。
據了解,今年4月份在上海車展亮相的純電動跑車型SUVI-PACE概念車的量產版將于2018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據記者了解,奇瑞捷豹路虎可能還會在集團內部尋求與奇瑞汽車的合作,以共同應對政策的要求。
8月底,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集團)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旨在開發銷售電動車。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不是第一家,更不是最后一家。
在此之前,江淮大眾以及福特眾泰紛紛簽約成立合資公司,這些合資公司甚至打破了跨國車企只能在華成立兩家合資企業的案例。在外界看來,這些實力懸殊的車企按照常規的發展,搞合資或將有很長的過程。而此次能夠短時間內促成合資的原因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雙積分”。
“雙積分”是指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6年9月21日發布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國家將針對在中國境內銷售乘用車的企業(含進口乘用車企業)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NEV積分)情況分別考核。
而且,從2016年9月公布車企“雙積分”到2018年正式實施,滿打滿算不到1年半。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獲悉,2018年工信部只對車企積分進行統計并不處罰。換言之,2018年仍可以視為“雙積分”政策落實緩沖期。盡管如此,時間上的緊迫感不言而喻,也正是因為如此催生出眾多跨國車企在華成立新能源合資潮。今天,汽車預言家將對在華的部分車企進行計算梳理,看“雙積分”政策下的車企的眾生相,或許知道下一家車企將是誰?
部分車企積分排名:大眾新能源積分缺口最嚴重
根據《辦法》規定要求,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積分是指:企業平均油耗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該企業乘用車生產或進口量的乘積。按照工信部發布的油耗標準要求2018年至2020年百公里油耗達標值分別為6L、5.5L、5L。油耗低于達標值便可產生正積分,此標準意在鼓勵傳統燃油汽車節能。
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是指: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差額。實際值是企業銷售新能源車型所對應的積分與其新能源車產量的乘積。按照工信部《辦法》中對2018年至2020年的積分要求,其中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
雙積分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節能減排,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就是說除了在傳統燃油車的燃油經濟性上下功夫外,最關鍵的在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8年的車企產銷量尚未得知,但為方便計算,不妨以今年上半年銷量為計算基數,雖說有差異,但整體大方向還是能夠作為參考。

部分車企2017年上半年總體及新能源車銷量
為了展示的更加直觀,對于新能源積分的計算方式采用統一標準:純電動車按3分計算,表格內并不計算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由于數據收集的緣故,并未計算進口車型的銷量數據,數據可能會有偏差,但并不影響整體結果。
通過表格得知,目前國內大多數車企尚未有新能源汽車銷量,以合資品牌為主,其中也有包括長城在內的自主品牌,這些車企在面對“雙積分”政策時尤顯被動。

新能源積分及銷量為負數的車企
在以上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車企中,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這些車企中也分出兩種情況。如上汽通用、華晨寶馬等已經擁有新能源車型,但未達到工信部規定2019年10%的積分比例要求。另外則是至今未有推出新能源車型的企業,如大眾汽車等,其壓力可想而知。
與本土新能源車企合資成應對“雙積分”主流
面對“雙積分”政策從2018年至2020年進行階梯過渡式的實施。對于像比亞迪、吉利等早已布局新能源車型的車企來講,未來在面對國家“雙積分”政策時略顯輕松,甚至可以根據相關規定新能源剩余積分還可以自由交易。但對于沒有布局或者尚未落實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來說“雙積分”仍是一道并不輕松能夠邁過的門檻。
汽車預言家根據相關消息得知,2018年對車企的新能源車與傳統汽油車數量只統計不處罰,即新能源積分未達到2018年8%的比例也不會受到處罰。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獲得了政策過渡的緩沖期。盡管如此,但無論是對于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來講都不敢松懈。據行業內人士透露,一款車型從研發到落地,其生產制造周期至少用3至5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說短時間內從燃油車下手來改變積分現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換言之車企要想短時間內扭轉“虧分”現狀只能從改變新能源層面入手。
以下是汽車預言家梳理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部分代表車企應對“雙積分”的做法。
大眾與江淮合資:年產能規劃36萬輛新能源車
6月1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根據該協議,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合資公司投資總額60億元。合資公司成立后,將立即著手準備規劃全新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根據測算,目標是年產量36萬輛規模產能。
江淮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江淮大眾在2018年會有第一款車投放市場,合資公司的首款產品,將是一款純電動SUV。
奔馳與北汽集團合資:2020年引進EQ系列品牌
2017年7月5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新的框架協議,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約合6.5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根據雙方意向,2020年北汽集團和戴姆勒集團將在北京奔馳投產純電動車,為此雙方共同注資,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同時開展動力電池的本土生產和研發,并采用國產電芯。奔馳EQ系列有望于2020年同步在中國上市。
長城合資御捷:應對“雙積分”政策的產物
7月15日,長城汽車與御捷車業在河北簽署了御捷長城汽車合資框架協議。長城汽車將以現金方式增資入股御捷,首次入股的比例為25%,雙方約定最多可增持至49%。新品牌名或為“御捷長城”,主營業務為純電動汽車產品。
眾所周知,長城汽車的聚焦SUV戰略,油耗一直偏高。根據2016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長城汽車百公里油耗為7.64L,高于標準值,要想在3年的時間內,減少到百公里油耗5L,難度相當大。而新能源方面,除了今年上半年推出的C30EV以外,沒有其他車型。所以在2020年達到12%的新能源車型占比也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投資入股河北御捷后,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轉讓給公司,降低公司平均油耗水平,同時,河北御捷取得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公司出售。
福特與眾泰:“雙積分”下各取所需
8月22日,福特中國宣布,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約定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自主品牌生產和銷售純電動汽車。
眾泰汽車在傳統燃油車方面銷量平平,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卻是可圈可點。數據顯示,2016年眾泰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4萬輛,在中國排名第四,在全球范圍內能排到第8位,擁有約10萬個新能源積分。福特2016年在華銷售新車127萬輛,2018年所需新能源積分約為10個。顯而易見,福特與眾泰合資正是新能源積分政策使然。
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成立易捷特新能源
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以便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
易捷特計劃選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將形成年12萬輛的產銷規模,預計該項目將于2019年開始生產新款電動汽車。
與其他車企不同的是,東風集團與雷諾—日產聯盟合資成立的新公司也是雙方繼東風日產、東風雷諾和東風英菲尼迪之后成立的第四家合資公司。按照2018年積分比例為8%的要求計算,雷諾-日產聯盟在新能源積分缺口任然巨大。易捷特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成立,便是“雙積分”政策下的產物。
豐田組建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門
2016年12月,豐田緊急組建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門,并于3個月后推出純電動汽車的1號試驗車。預計首款純電動車將于2020年正式發布。單次充電續航里程可達300km,計劃將在日本、中國等市場銷售。
此前,豐田一直致力于開發混合動力車型,但由于中國雙積分政策更傾向于純電動車,這也使得豐田不得不改變技術方向。
此外,豐田在華超大型油耗高的SUV也正在公布減產計劃。一汽豐田關停長春工廠,不再生產蘭德酷路澤,以后改為進口在華銷售。
通用2020年前發布10款新能源汽車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對媒體表示,兩年內通用將在華生產一款純電動車。截止到2020年,通用汽車計劃在華推出10款電動與油電混合動力車。
到2020年,通用汽車預計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三大品牌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年銷量總計預計或達15萬輛,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或達50萬輛。
作為別克首款增程型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5于上海車展前夜全球首發并上市。別克Velite5純電行駛里程達到116公里,綜合續航里程高達768公里,百公里綜合油耗僅0.9L,是中國首臺百公里綜合油耗低于1L的國產新能源汽車。
華晨寶馬排產全新BMW5系插電式混合動
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基地,寶馬“從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研發聚焦點——新能源汽車”。
至今,寶馬已經推出了四五款新能源車。全新BMW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已開始排產,將很快上市。
下一個“積分急救者”的車企會是誰?
“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迫使國內的車企紛紛尋找新能源合作伙伴,或者通過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以便度過“雙積分”政策門檻。
在以上諸多車企中,絕大部分車企依靠與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合資,如大眾與江淮、福特與眾泰等。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車企通過調整戰略,加碼布局新能源車型,如豐田成立純電動汽車事業部、通用在華引進新能源汽車等措施。
在上述幾家新能源積分為負數的車企中,我們已經看到相關的車企已經有具體的應對措施。但也有兩家車企值得注意,就是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廣汽菲克”)品牌和奇瑞捷豹路虎。數據顯示,這兩家車企上半年銷量為10.63萬輛和4萬輛。目前來看,這兩家車企在應對“雙積分”政策時,并未有特別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中廣汽菲克銷量絕大部分貢獻來源于Jeep品牌,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廣汽菲克的達標值為7.53L/百公里,實際值為8.07L/百公里。目前來看壓力著實不小,為此,廣汽菲克需盡快在華引入混動版車型。
與此同時,2016年奇瑞捷豹路虎油耗達標值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為8.2L,而當年實際油耗值為8.32L。也就是說奇瑞捷豹路虎的實際油耗值大于工信部達標值。
在成都車展上,捷豹路虎還推出了旗下全新SUV車型路虎星脈,繼續加碼SUV市場。奇瑞捷豹路虎旗下車型大部分為大排量SUV,僅僅依靠車身輕量化,或難以支撐車企“雙積分”達標。目前提升燃油經濟性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
為此,捷豹路虎在華投產自主研發的首款全新Ingenium2.0升四缸發動機,目前捷豹路虎旗下F-PACE、捷豹XFL、路虎攬勝極光、路虎發現神行等四款車都搭載了這款全新發動機,以降低排放和油耗。
據了解,今年4月份在上海車展亮相的純電動跑車型SUVI-PACE概念車的量產版將于2018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據記者了解,奇瑞捷豹路虎可能還會在集團內部尋求與奇瑞汽車的合作,以共同應對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