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廠區
提到中國商用車變速器生產基地,就不得不提到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同齒輪公司”)。2017年10月,從山西省質量大會上傳來捷報——大同齒輪公司榮膺第二屆山西省質量獎。對“大齒人”來說,這項榮譽的取得,得益于中國重汽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得益于全公司多層級質量管理理念、方法的不斷完善;得益于全員質量意識、行動的持續提升和“精品工程”的成功實施。本期“走遍重汽”我們就去看看高品質“大同齒輪”是如何煉成的。
半路出家的“變速箱之王”
“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十九大報告中對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強大的制造業是基礎和底氣,必須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大同齒輪公司前身是1958年建廠的大同綜合機床廠,當時主要的產品是鍋駝機、離心水泵等,1963年更名為大同農業機械配件廠,主要生產拖拉機配件、鑄鐵管,到了這時候才和卡車稍稍沾邊。
1964年,工廠更名為大同齒輪廠,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步入變速箱事業,主要生產重型汽車變速箱、發動機齒輪、汽車分動器等。2008年11月,大同齒輪公司成為中國重汽的全資子公司,更名為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這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志著大同齒輪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
大同齒輪公司坐落于大同市裝備制造產業園區,通過三次引進日產柴公司先進技術,現已形成年產重型汽車變速箱22萬臺、汽車發動機齒輪160萬件的生產能力。“我們公司已經擁有5—16檔共7個檔位18個系列的各類汽車變速箱數百種產品,實現了商用車變速箱全覆蓋,”大同齒輪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同齒輪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日系、歐系、美系三大技術平臺和全同步器、雙中間軸、行星機構、AMT等多種技術路線的變速箱研發制造企業。
“精品工程”塑造新質量樣本
正式加入中國重汽集團大家庭后,大同齒輪公司進一步完善產品鏈,設立了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汽車變速器工程實驗室”。“這是商用車變速器檢驗最權威的機構,是變速器新科技和產品的搖籃,不僅能完成內部產品研發,而且可以進行外部產品的適應性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及服務。”該負責人說,大同齒輪公司通過實施“精品工程”塑造了新質量樣本。
走進實驗室,在監控屏幕上,我們能看到所有實驗臺信息,疲勞測試臺、撥叉實驗臺、同步器性能實驗臺、靜彎曲實驗臺、氣助力實驗臺、高速潤滑實驗臺、取力器疲勞實驗臺、溫升實驗臺……變速箱上每個數據都直觀可見。“同步器性能實驗臺可模擬各種環境下同步器情況,目前正在測試的這臺同步器已進行了15萬次操作,計劃數是50萬次。”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能通過測試,變速箱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大同齒輪公司通過實施“精品工程”戰略,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任何與質量目標有沖突的情況和環節,都將被視為觸碰‘質量紅線’,責令相關部門限期解決。”大同齒輪公司技術人員說,我們把問題嚴控在源頭,同時通過建立完備的質量追溯制度,為精品工程提供強有力保障。各加工部建立自加工產品永久性標識登記臺賬,清楚標識產品名稱、供應商代碼、加工批次等,并在工件表面打印象征工件身份特征的流水號。總成裝配部按規定填寫好“總成裝配質量記錄卡”并輸入ERP系統,進行二維碼掃描,為每一臺下線的變速箱總成確定唯一的身份并銘牌標識。
“大同齒輪”特色質量管理模式
團隊即手足,產品質量來源于每個人努力的疊加。大同齒輪公司在全員中牢固樹立質量就是品牌的意識,通過推行“精品工程”“一號會議”“責任工程師制度”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向全國質量樣本邁進。
傳統的車間生產以車間、班組為細胞,相比較“責任工程師”制度實現了團隊扁平化管理,靈活性更高。2014年,大同齒輪公司開始推行“責任工程師”制度,以班組長、工藝工程技術人員、操作工、維修工組成團隊,優勢互補。責任工程師全部從優秀技術人員或經驗豐富的班組長中競聘產生。如今,大同齒輪公司原來10個加工部101個班組整合為41個現場責任師團隊;203名班組長、帶班長整合為41名現場責任工程師、43名助理責任工程師。
2016年數據表明,實施“責任工程師”讓大同齒輪生產效率普遍提升12%—20%,56條生產線、58種發動機齒輪產品質量達到“零缺陷”。“責任工程師制度,就像我們生產的齒輪和變速器產品一樣,起到了為職工素質‘掛擋提速’的作用。”大同齒輪公司董事長武正河深有感觸。
大同齒輪公司秉承“堅持以人為本,誠信中國重汽”的企業宗旨和“干就干精品,爭就爭第一”的理念,在全員中牢固樹立質量就是品牌的意識,堅定不移地走“調結構、提品質、創品牌”的精品之路,通過內部創新多種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形成了具有大同齒輪公司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展示著“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價值觀。
提到中國商用車變速器生產基地,就不得不提到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同齒輪公司”)。2017年10月,從山西省質量大會上傳來捷報——大同齒輪公司榮膺第二屆山西省質量獎。對“大齒人”來說,這項榮譽的取得,得益于中國重汽品牌影響力和價值、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得益于全公司多層級質量管理理念、方法的不斷完善;得益于全員質量意識、行動的持續提升和“精品工程”的成功實施。本期“走遍重汽”我們就去看看高品質“大同齒輪”是如何煉成的。
半路出家的“變速箱之王”
“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十九大報告中對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強大的制造業是基礎和底氣,必須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大同齒輪公司前身是1958年建廠的大同綜合機床廠,當時主要的產品是鍋駝機、離心水泵等,1963年更名為大同農業機械配件廠,主要生產拖拉機配件、鑄鐵管,到了這時候才和卡車稍稍沾邊。
1964年,工廠更名為大同齒輪廠,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步入變速箱事業,主要生產重型汽車變速箱、發動機齒輪、汽車分動器等。2008年11月,大同齒輪公司成為中國重汽的全資子公司,更名為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這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志著大同齒輪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
大同齒輪公司坐落于大同市裝備制造產業園區,通過三次引進日產柴公司先進技術,現已形成年產重型汽車變速箱22萬臺、汽車發動機齒輪160萬件的生產能力。“我們公司已經擁有5—16檔共7個檔位18個系列的各類汽車變速箱數百種產品,實現了商用車變速箱全覆蓋,”大同齒輪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同齒輪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日系、歐系、美系三大技術平臺和全同步器、雙中間軸、行星機構、AMT等多種技術路線的變速箱研發制造企業。
“精品工程”塑造新質量樣本
正式加入中國重汽集團大家庭后,大同齒輪公司進一步完善產品鏈,設立了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汽車變速器工程實驗室”。“這是商用車變速器檢驗最權威的機構,是變速器新科技和產品的搖籃,不僅能完成內部產品研發,而且可以進行外部產品的適應性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及服務。”該負責人說,大同齒輪公司通過實施“精品工程”塑造了新質量樣本。
走進實驗室,在監控屏幕上,我們能看到所有實驗臺信息,疲勞測試臺、撥叉實驗臺、同步器性能實驗臺、靜彎曲實驗臺、氣助力實驗臺、高速潤滑實驗臺、取力器疲勞實驗臺、溫升實驗臺……變速箱上每個數據都直觀可見。“同步器性能實驗臺可模擬各種環境下同步器情況,目前正在測試的這臺同步器已進行了15萬次操作,計劃數是50萬次。”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能通過測試,變速箱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大同齒輪公司通過實施“精品工程”戰略,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任何與質量目標有沖突的情況和環節,都將被視為觸碰‘質量紅線’,責令相關部門限期解決。”大同齒輪公司技術人員說,我們把問題嚴控在源頭,同時通過建立完備的質量追溯制度,為精品工程提供強有力保障。各加工部建立自加工產品永久性標識登記臺賬,清楚標識產品名稱、供應商代碼、加工批次等,并在工件表面打印象征工件身份特征的流水號。總成裝配部按規定填寫好“總成裝配質量記錄卡”并輸入ERP系統,進行二維碼掃描,為每一臺下線的變速箱總成確定唯一的身份并銘牌標識。
“大同齒輪”特色質量管理模式
團隊即手足,產品質量來源于每個人努力的疊加。大同齒輪公司在全員中牢固樹立質量就是品牌的意識,通過推行“精品工程”“一號會議”“責任工程師制度”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向全國質量樣本邁進。
傳統的車間生產以車間、班組為細胞,相比較“責任工程師”制度實現了團隊扁平化管理,靈活性更高。2014年,大同齒輪公司開始推行“責任工程師”制度,以班組長、工藝工程技術人員、操作工、維修工組成團隊,優勢互補。責任工程師全部從優秀技術人員或經驗豐富的班組長中競聘產生。如今,大同齒輪公司原來10個加工部101個班組整合為41個現場責任師團隊;203名班組長、帶班長整合為41名現場責任工程師、43名助理責任工程師。
2016年數據表明,實施“責任工程師”讓大同齒輪生產效率普遍提升12%—20%,56條生產線、58種發動機齒輪產品質量達到“零缺陷”。“責任工程師制度,就像我們生產的齒輪和變速器產品一樣,起到了為職工素質‘掛擋提速’的作用。”大同齒輪公司董事長武正河深有感觸。
大同齒輪公司秉承“堅持以人為本,誠信中國重汽”的企業宗旨和“干就干精品,爭就爭第一”的理念,在全員中牢固樹立質量就是品牌的意識,堅定不移地走“調結構、提品質、創品牌”的精品之路,通過內部創新多種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形成了具有大同齒輪公司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展示著“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