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末年初的拐角點,剛剛收獲了產銷雙雙破十萬的北汽新能源,又開啟了對2018年的發展展望。
1月9日,在北汽新能源全球業績發布會結束后,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接受了媒體采訪,透露了北汽新能源未來的戰略打法。
采訪剛開始,鄭剛便對外回應了此前業內流傳已久的職位變更情況。他表示:“我本人愿意在北汽新能源公司干到退休,跟同事們一起,把這個事業做大做強。”
在表明了本人的職業規劃后,鄭剛還透露了北汽集團2018年對于北汽新能源的高層布局,他表示:“2018年,我們既要面臨可能的補貼退坡和大量的市場競爭壓力,也有可能面臨著企業上市的問題。在這些重大事件面前,北汽集團不會臨陣換將。”
正如鄭剛所言,在如今風云變幻的新能源市場,集團在包括高管任命上的一點變動都會對最后的戰績造成影響。
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在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頒布、禁售燃油車信號發出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引來了外資企業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紛紛“駐足”,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企業量產提速,造車進展你追我趕。
轉瞬而來的2018年新能源市場,合資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企業都將作為新晉者參與市場競爭,面臨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實施前夜,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發展將是另外一番天地。
那么,北汽新能源作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代表企業,將以怎樣的戰略打法應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和弱肉強食的市場競爭呢?
為何不是世界第一?
鄭剛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國有企業體制機制的優勢,不能一提國有企業,總是體制機制的束縛,我們天然地還有著優勢所在。”
北汽新能源的背后依托北汽集團,作為北汽集團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尖刀”,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引領2025”戰略中,給北汽新能源定下的發展目標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
在這一戰略指導下,李一秀透露了“引領2025”戰略的開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具體戰略打法。
“總的來說,就是‘2018策略’。‘2’代表著私人用戶市場和對公市場,‘0’代表著歸零心態,‘1’代表著爭取第一,‘8’代表著八大工程,包括渠道、生態、資源整合、戰略搶先、品牌等”,李一秀表示。
基于‘2018策略’,李一秀對北汽新能源2018年的發展顯得信心滿滿。他表示:“北汽新能源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可能性,2018年會有更好的成績,我在這里立下一個軍令狀。”
不過,機遇與挑戰顯然是并存的。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注定不會是風平浪靜的,對于中國自主品牌而言,還面臨著巨大壓力。
鄭剛在采訪時坦言:“(國外車企有著)130、140年的積累,汽車行業的壁壘非常高,全球化的特征非常明顯,想短期內由中國第一進入全球領跑,我們認為還是要謹慎看待,應該有自知之明。”
鄭剛認為,對于北汽新能源而言,當初所指定的2015年進入全球前三的戰略目標如果實現,“已經是突破性的進步”。
一步一個腳印
而后續,北汽新能源能還得穩扎穩打地做好多方面工作。連慶鋒表示:“老百姓對出行的需求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下一步,我們的核心點是讓這個網絡繼續下沉,不僅是服務整個二三線城市,更重要的是村一級、鎮一級。這將在全國進行推廣和鋪開。”
另外,在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智能網聯領域,北汽新能源也與時俱進地做了戰略部署。
鄭剛表示:“第一,我們通過海外包括硅谷在內的研發中心,來實現軟件與海外技術的嫁接。第二,我們通過資源的外部化合作,來實現資源的共享。第三,我們與行業內優勢的互聯網公司和車聯網的公司正在成立專門的智能網聯合資公司,很快將水落石出。而我們全新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將在今年上市的三款車上全部應用。”
基于智能網聯技術的無人駕駛領域,鄭剛在采訪時強調:“在量產車上,我們已經開始了嘗試,并將在國內第一個實現L2和L2.5的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很快我們將有這樣的車型提供給用戶。另外,我們已經跟百度簽訂了一個集團總對總的戰略合作協議,我們與百度進行了全面的戰略協同。”
而鄭剛還透露了北汽新能源在無人駕駛汽車研發上的一項重要進展。他表示:“2018年接下來不久的幾個月內,我們的無人駕駛車樣車將在亦莊藍谷為中心的北京無人駕駛示范區開始上路測試。在今年年底,我們的準商品車將開始投放,2019年可以成為用戶的選配車型向市場銷售,各位可以通過選裝的方式來實現有關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
鄭剛等人的發言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的是,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的北汽新能源,敏銳地捕捉到了未來市場的發展變化和企業自身的競爭地位,并在戰略部署中做出了跟進。2018年,北汽新能源還將繼續領跑中國新能源市場嗎?拭目以待。
1月9日,在北汽新能源全球業績發布會結束后,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接受了媒體采訪,透露了北汽新能源未來的戰略打法。
采訪剛開始,鄭剛便對外回應了此前業內流傳已久的職位變更情況。他表示:“我本人愿意在北汽新能源公司干到退休,跟同事們一起,把這個事業做大做強。”

在表明了本人的職業規劃后,鄭剛還透露了北汽集團2018年對于北汽新能源的高層布局,他表示:“2018年,我們既要面臨可能的補貼退坡和大量的市場競爭壓力,也有可能面臨著企業上市的問題。在這些重大事件面前,北汽集團不會臨陣換將。”
正如鄭剛所言,在如今風云變幻的新能源市場,集團在包括高管任命上的一點變動都會對最后的戰績造成影響。
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在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頒布、禁售燃油車信號發出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引來了外資企業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紛紛“駐足”,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企業量產提速,造車進展你追我趕。

轉瞬而來的2018年新能源市場,合資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企業都將作為新晉者參與市場競爭,面臨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實施前夜,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發展將是另外一番天地。
那么,北汽新能源作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代表企業,將以怎樣的戰略打法應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和弱肉強食的市場競爭呢?
為何不是世界第一?
鄭剛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國有企業體制機制的優勢,不能一提國有企業,總是體制機制的束縛,我們天然地還有著優勢所在。”
北汽新能源的背后依托北汽集團,作為北汽集團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尖刀”,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引領2025”戰略中,給北汽新能源定下的發展目標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
在這一戰略指導下,李一秀透露了“引領2025”戰略的開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具體戰略打法。
“總的來說,就是‘2018策略’。‘2’代表著私人用戶市場和對公市場,‘0’代表著歸零心態,‘1’代表著爭取第一,‘8’代表著八大工程,包括渠道、生態、資源整合、戰略搶先、品牌等”,李一秀表示。
基于‘2018策略’,李一秀對北汽新能源2018年的發展顯得信心滿滿。他表示:“北汽新能源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可能性,2018年會有更好的成績,我在這里立下一個軍令狀。”

不過,機遇與挑戰顯然是并存的。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注定不會是風平浪靜的,對于中國自主品牌而言,還面臨著巨大壓力。
鄭剛在采訪時坦言:“(國外車企有著)130、140年的積累,汽車行業的壁壘非常高,全球化的特征非常明顯,想短期內由中國第一進入全球領跑,我們認為還是要謹慎看待,應該有自知之明。”
鄭剛認為,對于北汽新能源而言,當初所指定的2015年進入全球前三的戰略目標如果實現,“已經是突破性的進步”。
一步一個腳印
而后續,北汽新能源能還得穩扎穩打地做好多方面工作。連慶鋒表示:“老百姓對出行的需求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下一步,我們的核心點是讓這個網絡繼續下沉,不僅是服務整個二三線城市,更重要的是村一級、鎮一級。這將在全國進行推廣和鋪開。”
另外,在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智能網聯領域,北汽新能源也與時俱進地做了戰略部署。

鄭剛表示:“第一,我們通過海外包括硅谷在內的研發中心,來實現軟件與海外技術的嫁接。第二,我們通過資源的外部化合作,來實現資源的共享。第三,我們與行業內優勢的互聯網公司和車聯網的公司正在成立專門的智能網聯合資公司,很快將水落石出。而我們全新的智能網聯技術,也將在今年上市的三款車上全部應用。”
基于智能網聯技術的無人駕駛領域,鄭剛在采訪時強調:“在量產車上,我們已經開始了嘗試,并將在國內第一個實現L2和L2.5的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很快我們將有這樣的車型提供給用戶。另外,我們已經跟百度簽訂了一個集團總對總的戰略合作協議,我們與百度進行了全面的戰略協同。”
而鄭剛還透露了北汽新能源在無人駕駛汽車研發上的一項重要進展。他表示:“2018年接下來不久的幾個月內,我們的無人駕駛車樣車將在亦莊藍谷為中心的北京無人駕駛示范區開始上路測試。在今年年底,我們的準商品車將開始投放,2019年可以成為用戶的選配車型向市場銷售,各位可以通過選裝的方式來實現有關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
鄭剛等人的發言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的是,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的北汽新能源,敏銳地捕捉到了未來市場的發展變化和企業自身的競爭地位,并在戰略部署中做出了跟進。2018年,北汽新能源還將繼續領跑中國新能源市場嗎?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