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上任的采埃孚(ZF)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先生在于3月22日在腓德烈斯哈芬介紹集團年度財務情況時宣布: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將會進一步加大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同時,集團也將加快在未來交通運輸領域技術的輸出。集團2017財年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364億歐元,去除匯率以及并購因素影響,自然增長率達到6%。集團收購天合的債務也進一步減少;盡管研發開支有所增長,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EBIT)仍達23億歐元。
“全球的交通運輸行業正迅猛發展,”施艾德說道,“在采埃孚‘觀察——思考——行動’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將為客戶在各個領域提供開創性的解決方案。這也正是集團加大研發領域投入的原因所在。”
2017年,采埃孚研發支出為22億歐元,相比2016年增長約15%。在今年,值得一題的是,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投入將超過20億歐元,用于研發先進的電驅動產品、變速器的混合動力技術、車輛安全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換言之,今年集團研發支出在預算中的占比將從6.1%提高到約6.5%。與此同時,采埃孚也將會持續其在不動產、工廠以及設備上的投資(2017年投資額為14億歐元),包括計劃興建兩座生產電驅動部件的工廠。
銷售額增長6%
2017年采埃孚名義增長率為3.6%,集團銷售額增至364億歐元(2016年銷售額為352億歐元),去除匯率以及并購因素影響,自然增長率達到6%。“采埃孚良好的收益狀況與員工的辛勤工作以及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密不可分。” 施艾德評價道。商用車技術事業部和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銷售增長率超過集團平均水平,分別達到7.2%和9.3%。“采埃孚高效的乘用車自動變速器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它們成為車輛達到歐洲排放標準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關鍵之一,產品備受追捧。這項技術在與高度集成的電驅動產品結合后,銷量有望持續增長。”施艾德說道。


采埃孚在全世界各個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不盡相同。在歐洲和北美市場,銷售額增長了3%。而在亞太市場,由于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影響,自然增長率從8%減少至約2%。在集團財報中同時也顯示,南美市場的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克服。在這一區域的銷售額已從之前的較低水平大幅增長了約26%。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采埃孚全球員工總數為146,148人(2016年員工總數為136,820人)。新增的工作崗位大多位于中國、墨西哥、葡萄牙、美國以及德國,他們主要在主動及被動安全技術事業部、電驅動事業部、乘用車底盤技術事業部和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工作。其中,擔任研發工作的員工在全球范圍內達到了1,700人左右。

盈利穩定,生產力持續擴大
在去年,采埃孚不僅銷售額保持不斷增長,利潤也持續增加。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從22億歐元上升至23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與去年持平,為6.4%。因此,采埃孚實際銷售額與收益均超過了其2017年初預計的目標銷售額與收益金額。截至去年底,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達到18億歐元(2016年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為20億歐元)。產權比率從21%上升到24.4%。“回顧過去的一年,集團的利潤有所增長,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采埃孚首席財務官康斯坦丁·紹爾Konstantin Sauer博士說道,“在目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我們改進了集團的流程和成本結構,集團的生產力會得到持續擴大。因此,我們能在加大在研發方面投入的同時,提高集團的收益水平。”
在采埃孚自2015年5月收購天合汽車集團(TRW Automotive)約二年半之后,截止到2017年底,采埃孚債務負擔減少到64億歐元,約占債務總額的一半。“基于強勁的自由現金流,我們將進一步減少債務,繼續減輕集團2018年的債務負擔。”紹爾博士說道。
2018年展望
全球市場風云變幻??紤]到這些市場因素,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施艾德預期,2018財年的自然增長率將為5%左右。采埃孚向香港立訊有限公司(Luxshare Limited)出售全球車身控制系統業務的交易預計會很快完成,這將會使銷售額的增長放緩。因此,在本財政年度,采埃孚預計集團銷售約為365億歐元。如之前幾年一樣,采埃孚預計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6%,調整的自由現金流量將超過10億歐元。

加速創新
汽車行業對于快速研發的需求正日益增長。因此,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施艾德希望在集團內加速項目間的合作。“我們正在搭建跨事業部的團隊,這些團隊將在決策權及合作方面享有很高的自由度,” 施艾德說道,“他們所研發的產品將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新技術領域的需求。在項目開發初期,我們就將與客戶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以便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加速量產。然而,一旦產品達不到預期效果的話,這一項目也能夠即刻關停。通過這一模式,初創企業文化也能適用于采埃孚這類大型集團。”
采埃孚的團隊將會按照當前項目的需求被不斷重新組合,以便他們能夠解決面向未來的問題,快速為客戶研發最佳產品解決方案。一些在集團內部開展的自動駕駛項目便是這一設想的實際案例。“在傳統領域展開測試與驗證類研發量產項目的同時,我們也能在另一種運營模式下工作。” 施艾德解釋道。

采埃孚(ZF)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先生
“全球的交通運輸行業正迅猛發展,”施艾德說道,“在采埃孚‘觀察——思考——行動’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將為客戶在各個領域提供開創性的解決方案。這也正是集團加大研發領域投入的原因所在。”
2017年,采埃孚研發支出為22億歐元,相比2016年增長約15%。在今年,值得一題的是,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投入將超過20億歐元,用于研發先進的電驅動產品、變速器的混合動力技術、車輛安全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換言之,今年集團研發支出在預算中的占比將從6.1%提高到約6.5%。與此同時,采埃孚也將會持續其在不動產、工廠以及設備上的投資(2017年投資額為14億歐元),包括計劃興建兩座生產電驅動部件的工廠。

銷售額增長6%
2017年采埃孚名義增長率為3.6%,集團銷售額增至364億歐元(2016年銷售額為352億歐元),去除匯率以及并購因素影響,自然增長率達到6%。“采埃孚良好的收益狀況與員工的辛勤工作以及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密不可分。” 施艾德評價道。商用車技術事業部和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銷售增長率超過集團平均水平,分別達到7.2%和9.3%。“采埃孚高效的乘用車自動變速器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它們成為車輛達到歐洲排放標準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關鍵之一,產品備受追捧。這項技術在與高度集成的電驅動產品結合后,銷量有望持續增長。”施艾德說道。



采埃孚在全世界各個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不盡相同。在歐洲和北美市場,銷售額增長了3%。而在亞太市場,由于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影響,自然增長率從8%減少至約2%。在集團財報中同時也顯示,南美市場的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克服。在這一區域的銷售額已從之前的較低水平大幅增長了約26%。





盈利穩定,生產力持續擴大
在去年,采埃孚不僅銷售額保持不斷增長,利潤也持續增加。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從22億歐元上升至23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與去年持平,為6.4%。因此,采埃孚實際銷售額與收益均超過了其2017年初預計的目標銷售額與收益金額。截至去年底,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達到18億歐元(2016年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為20億歐元)。產權比率從21%上升到24.4%。“回顧過去的一年,集團的利潤有所增長,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采埃孚首席財務官康斯坦丁·紹爾Konstantin Sauer博士說道,“在目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我們改進了集團的流程和成本結構,集團的生產力會得到持續擴大。因此,我們能在加大在研發方面投入的同時,提高集團的收益水平。”
在采埃孚自2015年5月收購天合汽車集團(TRW Automotive)約二年半之后,截止到2017年底,采埃孚債務負擔減少到64億歐元,約占債務總額的一半。“基于強勁的自由現金流,我們將進一步減少債務,繼續減輕集團2018年的債務負擔。”紹爾博士說道。
2018年展望
全球市場風云變幻??紤]到這些市場因素,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施艾德預期,2018財年的自然增長率將為5%左右。采埃孚向香港立訊有限公司(Luxshare Limited)出售全球車身控制系統業務的交易預計會很快完成,這將會使銷售額的增長放緩。因此,在本財政年度,采埃孚預計集團銷售約為365億歐元。如之前幾年一樣,采埃孚預計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6%,調整的自由現金流量將超過10億歐元。


加速創新
汽車行業對于快速研發的需求正日益增長。因此,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施艾德希望在集團內加速項目間的合作。“我們正在搭建跨事業部的團隊,這些團隊將在決策權及合作方面享有很高的自由度,” 施艾德說道,“他們所研發的產品將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新技術領域的需求。在項目開發初期,我們就將與客戶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以便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加速量產。然而,一旦產品達不到預期效果的話,這一項目也能夠即刻關停。通過這一模式,初創企業文化也能適用于采埃孚這類大型集團。”
采埃孚的團隊將會按照當前項目的需求被不斷重新組合,以便他們能夠解決面向未來的問題,快速為客戶研發最佳產品解決方案。一些在集團內部開展的自動駕駛項目便是這一設想的實際案例。“在傳統領域展開測試與驗證類研發量產項目的同時,我們也能在另一種運營模式下工作。” 施艾德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