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打一場更高級的貿易戰,劍指中國技術空心化。
4月16日(北京時間4月17日),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對中興通訊實施禁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在7年內與中興開展任何業務往來。
4月20日,中興通訊在深圳總部召開發布會,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對公司全體員工、遍布全球的運營商、終端消費者和股東的利益造成直接損害。
確實,美國禁令有可能將中興通訊置于非常危險的境地,包括傳統業務和剛起步的汽車業務等。畢竟中興通訊產品相當部分的零部件、操作系統、軟件都與美國企業有緊密關系。直白地說,中興芯片類產品一直大量依賴進口。
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全國各界輿論的哀嘆。我國普遍缺“芯”的尷尬現實更是被推到公眾面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反思,同樣重度依賴進口的車載芯片,受掣危險是否會進一步加劇?
■尷尬現狀:車載芯片空心化更甚
智能駕駛的快速發展給車載半導體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數據顯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汽車半導體的增長給半導體產業復蘇做出重要貢獻。近三年全球車用芯片市場正以超過年復合增長率30%的速度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接近350億美元,汽車市場被認為是半導體芯片市場中成長最快的應用領域。
盡管車載芯片市場需求旺盛,且增速飛快,但令人尷尬的現狀是,我國車載芯片空心化非常嚴重。
“國內車規級的芯片遠不能自給自足。”、“自主車載芯片多應用在后裝車載電子市場上,前裝還得依賴進口。”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自主車載芯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與非網高級行業分析師王樹一說過,國內車載芯片市場自給率非常低。“從國內整車企業看,尋找自主芯片供應商來替代外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與車載芯片的技術壁壘高直接相關,車規級芯片尤其是前裝芯片,從設計、生產到驗證難度很大,這需要很強的技術積累和實力。”他如此解釋。
與消費類電子芯片相比,車規級芯片對產品的技術與質量要求更為嚴格。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公司負責人對記者強調,車載芯片涉及人身安全,對產品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國內芯片企業有能力生產車規級芯片,整車企業也不敢冒然嘗試,更何況自主車載芯片剛剛起步。
■不要成為下一個“中興”
“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給國人更多的是反思與警醒。”深圳市國科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承晉對記者說,我國必須正視培養自主芯片的重要性,糾正原來對自主芯片的偏見。
王樹一也認為,中興事件給中國汽車行業提了個醒兒,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和元件供應商。但是培養自主核心元件供應商至少需要5~10年,整車企業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其實,國家已經非常重視高端零部件的國產化。去年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要針對產業短板,重點突破車用傳感器、車載芯片等高端零部件。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著力推動關鍵零部件研發,重點支持傳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智能駕駛時代,掌握核心技術更是迫在眉睫。正如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所說:“中國必須不遺余力地發展自己的芯片技術,以提高安全感,尤其是在美國政府搞貿易摩擦的時候。”
4月16日(北京時間4月17日),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對中興通訊實施禁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在7年內與中興開展任何業務往來。
4月20日,中興通訊在深圳總部召開發布會,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對公司全體員工、遍布全球的運營商、終端消費者和股東的利益造成直接損害。
確實,美國禁令有可能將中興通訊置于非常危險的境地,包括傳統業務和剛起步的汽車業務等。畢竟中興通訊產品相當部分的零部件、操作系統、軟件都與美國企業有緊密關系。直白地說,中興芯片類產品一直大量依賴進口。
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全國各界輿論的哀嘆。我國普遍缺“芯”的尷尬現實更是被推到公眾面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反思,同樣重度依賴進口的車載芯片,受掣危險是否會進一步加劇?
■尷尬現狀:車載芯片空心化更甚
智能駕駛的快速發展給車載半導體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數據顯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汽車半導體的增長給半導體產業復蘇做出重要貢獻。近三年全球車用芯片市場正以超過年復合增長率30%的速度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接近350億美元,汽車市場被認為是半導體芯片市場中成長最快的應用領域。
盡管車載芯片市場需求旺盛,且增速飛快,但令人尷尬的現狀是,我國車載芯片空心化非常嚴重。
“國內車規級的芯片遠不能自給自足。”、“自主車載芯片多應用在后裝車載電子市場上,前裝還得依賴進口。”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自主車載芯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與非網高級行業分析師王樹一說過,國內車載芯片市場自給率非常低。“從國內整車企業看,尋找自主芯片供應商來替代外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與車載芯片的技術壁壘高直接相關,車規級芯片尤其是前裝芯片,從設計、生產到驗證難度很大,這需要很強的技術積累和實力。”他如此解釋。
與消費類電子芯片相比,車規級芯片對產品的技術與質量要求更為嚴格。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公司負責人對記者強調,車載芯片涉及人身安全,對產品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國內芯片企業有能力生產車規級芯片,整車企業也不敢冒然嘗試,更何況自主車載芯片剛剛起步。
■不要成為下一個“中興”
“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給國人更多的是反思與警醒。”深圳市國科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承晉對記者說,我國必須正視培養自主芯片的重要性,糾正原來對自主芯片的偏見。
王樹一也認為,中興事件給中國汽車行業提了個醒兒,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和元件供應商。但是培養自主核心元件供應商至少需要5~10年,整車企業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其實,國家已經非常重視高端零部件的國產化。去年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要針對產業短板,重點突破車用傳感器、車載芯片等高端零部件。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著力推動關鍵零部件研發,重點支持傳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智能駕駛時代,掌握核心技術更是迫在眉睫。正如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所說:“中國必須不遺余力地發展自己的芯片技術,以提高安全感,尤其是在美國政府搞貿易摩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