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6AT,大家一定會想到進口品牌日本愛信、德國采埃孚。其實我們也有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AT變速箱,它正是眾泰、海馬、漢騰的供應商——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安汽發)。7月21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龍蟠杯”世界十佳變速器評選專家團走進東安汽發技術交流活動在中國哈爾濱隆重舉行,也讓遠光君有機會近距離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款變速箱?
你知道東安汽發嗎?
比起日本愛信、德國采埃孚,東安汽發是個相對陌生的名字,它成立于1998年,是由中國、日本和馬來西亞“三國五方”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研發、生產、銷售排量為1.3升至2.0升的汽油發動機、手動變速器及自動變速器,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汽車發動機、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制造技術的研制企業。
2012年,經歷了股份重組后,東安汽發開始歸屬中國長安旗下,長安最新7座SUVCS95所采用的藍鯨2.0T發動機便是由東安汽發負責生產制造。目前,東安汽發有22條裝配生產線、20條機械加工生產線,并且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已形成年產發動機56萬臺、變速器30萬臺的生產能力。
為何要研發6AT?
6AT是目前市場占有最高的變速箱之一,它具有成熟可靠、動力輸出平順、匹配范圍廣、省油等優點。國內6AT市場基本都被日本愛信、德國采埃孚等進口品牌霸占著,自主品牌車企雖然汽車造的還不錯,但卻在變速箱上經常因為各種問題受到制約。
東安汽發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決心打造一款屬于我們自己的6AT變速箱。有著多年三菱4AT變速箱的生產經驗,東安汽發歷時6年,總投入近18億元打造的6AT變速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6AT變速箱的空白。
這款6AT變速箱怎么樣?
相比原先三菱4AT變速箱,這臺6AT變速箱降低了10%的油耗,并且支持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功能、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混動系統、以及四驅系統結構,最大承受扭矩為300N·m,能夠匹配目前大多數1.5T發動機。從技術上來說并不落伍,基本能滿足多數中國品牌車型的傳動需求。
據介紹,東安6AT變速器由線性比例電磁閥控制主油壓及換檔,實現精確控制。第三代帶有超長行程減振器的液力變矩器,廣泛擴大鎖止區,提高變矩器效率。電子控制失效保護模式,簡化液壓系統,優化空間及效率。采用獨特的怠速空檔控制邏輯,降低油耗的同時減小振動。
另外,這款6AT還支持升級為混合動力變速器,油耗在現有基礎上可降低15%—20%左右。與國外品牌的6AT變速箱相比,東安6AT單臺售價大概便宜500元。
據工作人員介紹,東安汽發6AT變速箱經過了2輪100萬次離合器總成耐久考核、20余次NVH評價測試、100多臺次整車道路試驗、2輪次實車pascar考核,近20次大負載山路試驗、道路試驗行駛里程近100萬公里,經受住了-30℃以下、40℃以上極寒酷暑的考驗,以及海拔4700米上性能測試。
目前,在量產車型中,東安汽發與眾泰T500、君馬S70、漢騰X7、眾泰T600、君馬SEEKS 5款車型配套。產能方面,東安汽發6AT的裝配生產產能達到15萬臺。按照規劃,未來還將增加一條15萬臺的生產線,總設計產能為30萬臺,最大的產能將達到40萬臺。
實際體驗如何?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這款6AT變速箱,遠光君親自試駕了作為試驗車輛的長安CS75,但是由于場地的原因,我們只能在一條筆直的內部道路進行測試,不能去實際道路中體驗它的真實水平。不過通過起步、急加速與急減速的感受來說,這臺變速箱表現還是不錯的。
在低速區間,急加速和減速,這款變速箱都能從容做出應對,換擋頓挫幾乎感受不到。當你快速深踩油門時,變速箱降檔動作略顯遲疑,但依舊保持了很好的換擋平順性。
總結:在國外汽車品牌與變速箱供應商都在埋頭研發生產9、10AT自動變速箱的同時,東安汽發還算為時不晚地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填補了6AT變速箱自主研發的空白,為國產車增添了更為優秀的動力傳送選擇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汽車技術方面的日益成熟一面,相信有了足夠的技術累積之后中國制造會愈加強大。
你知道東安汽發嗎?

比起日本愛信、德國采埃孚,東安汽發是個相對陌生的名字,它成立于1998年,是由中國、日本和馬來西亞“三國五方”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研發、生產、銷售排量為1.3升至2.0升的汽油發動機、手動變速器及自動變速器,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汽車發動機、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制造技術的研制企業。

2012年,經歷了股份重組后,東安汽發開始歸屬中國長安旗下,長安最新7座SUVCS95所采用的藍鯨2.0T發動機便是由東安汽發負責生產制造。目前,東安汽發有22條裝配生產線、20條機械加工生產線,并且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已形成年產發動機56萬臺、變速器30萬臺的生產能力。
為何要研發6AT?

6AT是目前市場占有最高的變速箱之一,它具有成熟可靠、動力輸出平順、匹配范圍廣、省油等優點。國內6AT市場基本都被日本愛信、德國采埃孚等進口品牌霸占著,自主品牌車企雖然汽車造的還不錯,但卻在變速箱上經常因為各種問題受到制約。

東安汽發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決心打造一款屬于我們自己的6AT變速箱。有著多年三菱4AT變速箱的生產經驗,東安汽發歷時6年,總投入近18億元打造的6AT變速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6AT變速箱的空白。
這款6AT變速箱怎么樣?
相比原先三菱4AT變速箱,這臺6AT變速箱降低了10%的油耗,并且支持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功能、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混動系統、以及四驅系統結構,最大承受扭矩為300N·m,能夠匹配目前大多數1.5T發動機。從技術上來說并不落伍,基本能滿足多數中國品牌車型的傳動需求。

據介紹,東安6AT變速器由線性比例電磁閥控制主油壓及換檔,實現精確控制。第三代帶有超長行程減振器的液力變矩器,廣泛擴大鎖止區,提高變矩器效率。電子控制失效保護模式,簡化液壓系統,優化空間及效率。采用獨特的怠速空檔控制邏輯,降低油耗的同時減小振動。

另外,這款6AT還支持升級為混合動力變速器,油耗在現有基礎上可降低15%—20%左右。與國外品牌的6AT變速箱相比,東安6AT單臺售價大概便宜500元。

據工作人員介紹,東安汽發6AT變速箱經過了2輪100萬次離合器總成耐久考核、20余次NVH評價測試、100多臺次整車道路試驗、2輪次實車pascar考核,近20次大負載山路試驗、道路試驗行駛里程近100萬公里,經受住了-30℃以下、40℃以上極寒酷暑的考驗,以及海拔4700米上性能測試。

目前,在量產車型中,東安汽發與眾泰T500、君馬S70、漢騰X7、眾泰T600、君馬SEEKS 5款車型配套。產能方面,東安汽發6AT的裝配生產產能達到15萬臺。按照規劃,未來還將增加一條15萬臺的生產線,總設計產能為30萬臺,最大的產能將達到40萬臺。
實際體驗如何?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這款6AT變速箱,遠光君親自試駕了作為試驗車輛的長安CS75,但是由于場地的原因,我們只能在一條筆直的內部道路進行測試,不能去實際道路中體驗它的真實水平。不過通過起步、急加速與急減速的感受來說,這臺變速箱表現還是不錯的。
在低速區間,急加速和減速,這款變速箱都能從容做出應對,換擋頓挫幾乎感受不到。當你快速深踩油門時,變速箱降檔動作略顯遲疑,但依舊保持了很好的換擋平順性。
總結:在國外汽車品牌與變速箱供應商都在埋頭研發生產9、10AT自動變速箱的同時,東安汽發還算為時不晚地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填補了6AT變速箱自主研發的空白,為國產車增添了更為優秀的動力傳送選擇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汽車技術方面的日益成熟一面,相信有了足夠的技術累積之后中國制造會愈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