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汽集團“躋身世界五百強”新聞發布會上,北汽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為響應北京政府“藍天計劃”的號召,從今年7月31日開始,北汽將會停止在北京地區自主傳統燃油車的生產銷售工作。此言一出,讓北汽集團備受關注,北汽全面新能源化戰略提前了?
按照北汽集團此前的規劃,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燃油汽車,實現企業的全面新能源化。為此“汽扯扒談”也采訪了北汽集團相關人士,據他介紹,7月底停產的是北汽集團在北京地區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即紳寶和BJ系列車型,相關產品將轉移到北汽株洲基地和廣州基地生產,而并未非完全停產。
按照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2020年,北汽集團將在北京地區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2025年,北汽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停產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
轉型升級,傳統燃油車生產“退出”北京
日前,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此外,2018年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關鍵年,首都產業轉移也將向縱深拓展。為了響應藍天保衛戰和京津冀一體化產業疏解,北汽集團作為總部設在北京的企業,第一時間響應號召。
據北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7月底停產的是北汽集團在北京地區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不含越野車),相關產能將轉移到北汽株洲基地和廣州基地。而現有自主品牌北京生產基地將轉型升級為北京奔馳高端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計劃一期產能15萬輛,預計年產值可達500億元,計劃年底下線。而早在2017 年,北汽就與戴姆勒簽訂框架協議,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型,首款國產奔馳純電動車很可能是EQ C。
另外,按照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2020年,北汽集團將在北京地區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2025年,北汽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停產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而實際上,未來乘用車板塊的紳寶車型會利用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積累,發力混動車型,因此未來停產停售的僅是傳統燃油車。
北汽新能源A股上市進入倒計時
雖然北汽傳統燃油車“停產”備受關注,但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才是未來的中堅力量。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17年共計產銷103199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8%,占據國內2017年新能源車23%的市場份額,連續五年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第一,同時也是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北汽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北汽集團旗下的龍頭品牌。
北汽集團相關人士向“汽扯扒談”表示,北汽新能源計劃在三季度正式上市,將成為A股新能源第一股。此外,北汽鵬龍H股IPO項目也將正式啟動。而近日,SST前鋒(600733.SH)也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北汽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持有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此前“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計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此外,前鋒電子還新注冊了全資子公司“北京衛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北汽新能源上市鋪路。
除了乘用車新能源化之外,在商用車領域,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福田是中國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企業,已建立起新能源商用車的全系列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覆蓋微卡、輕卡、中卡、客車、專用車等,純電動客車銷量居國內第四,并率先實現氫燃料客車關鍵技術的突破,已有100余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示范運營,批量規模國內最大。
為了做好新能源行業的布局,北汽并先后與百度、華為、科大訊飛、麥格納、松下、孚能、國家電網以及格林美等數十家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強化協同創新與合作戰略布局,同時在產業鏈端和市場鏈端創新性建立生態圈,最終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的生態圈。
可以看到,位列世界500強排名第124位的北汽集團對于未來的規劃十分清晰,全面新能源化的發展戰略也在穩步推進。北汽新能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標隨著其A股實現上市,相信會加速實現!

北汽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按照北汽集團此前的規劃,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燃油汽車,實現企業的全面新能源化。為此“汽扯扒談”也采訪了北汽集團相關人士,據他介紹,7月底停產的是北汽集團在北京地區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即紳寶和BJ系列車型,相關產品將轉移到北汽株洲基地和廣州基地生產,而并未非完全停產。
按照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2020年,北汽集團將在北京地區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2025年,北汽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停產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
轉型升級,傳統燃油車生產“退出”北京
日前,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此外,2018年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關鍵年,首都產業轉移也將向縱深拓展。為了響應藍天保衛戰和京津冀一體化產業疏解,北汽集團作為總部設在北京的企業,第一時間響應號召。

據北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7月底停產的是北汽集團在北京地區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不含越野車),相關產能將轉移到北汽株洲基地和廣州基地。而現有自主品牌北京生產基地將轉型升級為北京奔馳高端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計劃一期產能15萬輛,預計年產值可達500億元,計劃年底下線。而早在2017 年,北汽就與戴姆勒簽訂框架協議,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型,首款國產奔馳純電動車很可能是EQ C。
另外,按照北汽集團“引領2025戰略”,2020年,北汽集團將在北京地區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2025年,北汽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停產停售自主品牌乘用車中的燃油車型(不包含越野車)。而實際上,未來乘用車板塊的紳寶車型會利用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積累,發力混動車型,因此未來停產停售的僅是傳統燃油車。
北汽新能源A股上市進入倒計時
雖然北汽傳統燃油車“停產”備受關注,但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才是未來的中堅力量。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17年共計產銷103199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8%,占據國內2017年新能源車23%的市場份額,連續五年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第一,同時也是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北汽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北汽集團旗下的龍頭品牌。
北汽集團相關人士向“汽扯扒談”表示,北汽新能源計劃在三季度正式上市,將成為A股新能源第一股。此外,北汽鵬龍H股IPO項目也將正式啟動。而近日,SST前鋒(600733.SH)也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北汽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持有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此前“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計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此外,前鋒電子還新注冊了全資子公司“北京衛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北汽新能源上市鋪路。
除了乘用車新能源化之外,在商用車領域,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福田是中國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企業,已建立起新能源商用車的全系列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覆蓋微卡、輕卡、中卡、客車、專用車等,純電動客車銷量居國內第四,并率先實現氫燃料客車關鍵技術的突破,已有100余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示范運營,批量規模國內最大。
為了做好新能源行業的布局,北汽并先后與百度、華為、科大訊飛、麥格納、松下、孚能、國家電網以及格林美等數十家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強化協同創新與合作戰略布局,同時在產業鏈端和市場鏈端創新性建立生態圈,最終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的生態圈。
可以看到,位列世界500強排名第124位的北汽集團對于未來的規劃十分清晰,全面新能源化的發展戰略也在穩步推進。北汽新能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標隨著其A股實現上市,相信會加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