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誕生至今已經130多年了,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節約燃油始終是汽車研發者努力的方向。然而在電動車鋪天蓋地的時代,燃油車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末期。雖然廠商們絞盡腦汁努力,也沒見哪款車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真的能控制在5升以內。千萬不要提實驗室里的數據,誰能在實際道路上跑出工信部油耗那都算奇跡。當然,燃油車肯定不會快速消亡,在和電動車共存的日子里,還是要在輕量化上下功夫,這是節約燃油的一個有效途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輕量化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鋁合金材料的應用是輕量化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很多高檔車都應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作零部件,比如前后防撞梁、水箱框架、機器蓋、翼子板、前后懸掛的擺臂、副車架等等,這是整車輕量化最簡單粗暴的一種方案,因為只要錢到位都不是問題,技術含量并不高(整車鋁合金除外)。事實上,鋁合金除了輕量化,還有如下一些優勢:吸能效果好,比如應用于車輛前部防護結構中,當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鋁合金的防撞梁能夠更好的吸收撞擊能量,由于自身較軟的特效,可以降低對被撞行人的傷害,當然這也會導致車身受損更加嚴重(同時不會提升車內人員的安全風險),沒什么比生命更寶貴的,所以關鍵時刻犧牲一輛車是必要的。
但是鋁合金材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高,同樣的零部件,換成是普通的鋼制材料就能省下至少一倍的費用。所以只有比較貴的車型才會使用。鋁合金的后懸掛下擺臂質量輕、強度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簧下質量,進而讓車輛的動態穩定性能更好,整車行駛更加舒適。雖然鋁合金有這么多好處,但是一個成本高就足以影響其普及,所以汽車廠商們還想出了很多輕量化的方案。
金屬零部件偷輕處理 降低重量不能影響安全
真正的輕量化處理,肯定是不能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的,目前有些低端車型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在很多地方偷工減料,這個話題我們會在另外的文章里進行介紹。下面主要還是談談真正的不影響安全性能的輕量化設計。
1、金屬零件采用打孔、鏤空處理,并將金屬材料沖壓加工成異形突起結構,不但做到了輕量化,還能使得結構強度有所提升,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當然,這些孔洞并不是隨隨便便就打上去的,一般都要經過計算機的精密模擬計算,得出打孔方案,這樣才能避免共振現象的發生。如果是涉及到有空氣流通的地方,還要考慮噪音的影響,適當增加隔音材料進行填補。
2、樹脂材料的應用,也是輕量化的一個方向。在很多年前,汽車零部件的加工成型手段并不如現在這么先進,很多時候都無法把樹脂材料加工到滿意的程度?,F在可以在車內很多部位看到樹脂的應用,高強度的樹脂材料甚至比低強度的普通金屬更堅硬。
機艙內的保護殼,底盤的護板,甚至是油箱也從之前的鐵質變成了全樹脂結構,這是汽車工業的一個大進步。不過目前還是有極個別廠商的低端產品在使用鐵質油箱。鐵油箱的優點是比較耐擠壓,缺點是碰撞事故有起火花的風險,且內部易生銹,油箱的形狀也比較固定。而樹脂油箱的優點是可以根據底盤的空間來任意成型,做成異形非常簡單。也沒有摩擦起火花的風險,最重要的就是質量輕。缺點就是遭到重大外力擠壓后會破損而不是像鐵油箱那邊被擠癟。
3、一體成型式地氈材料取代傳統多層棉墊,這算是一個新方向。車內地氈層分為四五層結構,作用主要是把保證車內地板平整度、增強隔音性、提升舒適性。然而地氈層其實整體重量非常沉,現在很多廠商開始應用一體成型發泡式地氈,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只有一層結構(多層壓制),質量輕異味小,間接對整車輕量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汽車輕量化的問題將得到更好的改善。在電動車時代,輕量化更是一個核心問題,因為電池和電控系統的重量給續航里程帶來了很大的問題,電動車的減重遠比燃油車重要的多。

鋁合金材料的應用是輕量化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很多高檔車都應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作零部件,比如前后防撞梁、水箱框架、機器蓋、翼子板、前后懸掛的擺臂、副車架等等,這是整車輕量化最簡單粗暴的一種方案,因為只要錢到位都不是問題,技術含量并不高(整車鋁合金除外)。事實上,鋁合金除了輕量化,還有如下一些優勢:吸能效果好,比如應用于車輛前部防護結構中,當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鋁合金的防撞梁能夠更好的吸收撞擊能量,由于自身較軟的特效,可以降低對被撞行人的傷害,當然這也會導致車身受損更加嚴重(同時不會提升車內人員的安全風險),沒什么比生命更寶貴的,所以關鍵時刻犧牲一輛車是必要的。

但是鋁合金材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高,同樣的零部件,換成是普通的鋼制材料就能省下至少一倍的費用。所以只有比較貴的車型才會使用。鋁合金的后懸掛下擺臂質量輕、強度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簧下質量,進而讓車輛的動態穩定性能更好,整車行駛更加舒適。雖然鋁合金有這么多好處,但是一個成本高就足以影響其普及,所以汽車廠商們還想出了很多輕量化的方案。
金屬零部件偷輕處理 降低重量不能影響安全
真正的輕量化處理,肯定是不能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的,目前有些低端車型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在很多地方偷工減料,這個話題我們會在另外的文章里進行介紹。下面主要還是談談真正的不影響安全性能的輕量化設計。
1、金屬零件采用打孔、鏤空處理,并將金屬材料沖壓加工成異形突起結構,不但做到了輕量化,還能使得結構強度有所提升,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當然,這些孔洞并不是隨隨便便就打上去的,一般都要經過計算機的精密模擬計算,得出打孔方案,這樣才能避免共振現象的發生。如果是涉及到有空氣流通的地方,還要考慮噪音的影響,適當增加隔音材料進行填補。
2、樹脂材料的應用,也是輕量化的一個方向。在很多年前,汽車零部件的加工成型手段并不如現在這么先進,很多時候都無法把樹脂材料加工到滿意的程度?,F在可以在車內很多部位看到樹脂的應用,高強度的樹脂材料甚至比低強度的普通金屬更堅硬。

機艙內的保護殼,底盤的護板,甚至是油箱也從之前的鐵質變成了全樹脂結構,這是汽車工業的一個大進步。不過目前還是有極個別廠商的低端產品在使用鐵質油箱。鐵油箱的優點是比較耐擠壓,缺點是碰撞事故有起火花的風險,且內部易生銹,油箱的形狀也比較固定。而樹脂油箱的優點是可以根據底盤的空間來任意成型,做成異形非常簡單。也沒有摩擦起火花的風險,最重要的就是質量輕。缺點就是遭到重大外力擠壓后會破損而不是像鐵油箱那邊被擠癟。
3、一體成型式地氈材料取代傳統多層棉墊,這算是一個新方向。車內地氈層分為四五層結構,作用主要是把保證車內地板平整度、增強隔音性、提升舒適性。然而地氈層其實整體重量非常沉,現在很多廠商開始應用一體成型發泡式地氈,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只有一層結構(多層壓制),質量輕異味小,間接對整車輕量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汽車輕量化的問題將得到更好的改善。在電動車時代,輕量化更是一個核心問題,因為電池和電控系統的重量給續航里程帶來了很大的問題,電動車的減重遠比燃油車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