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日前宣布,今后4年,將投資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改造其位于德國薩爾布呂肯的變速器工廠,從而生產用于電力傳動系統的零部件。此次投資是采埃孚推出的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6.2億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意在改善動力系統并使得采埃孚的傳動系統技術向電動化轉型。
采埃孚稱,未來插電式混合動力等電動化技術的需求將大幅增長。一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純電動模式下的續駛里程達到80~100公里,那么僅僅依靠電力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日常出行,從而幫助電動汽車更快地實現突破。
對于薩爾布呂肯工廠來說,動力系統的電動化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就像采埃孚CEO Wolf-Henning Scheider所說:
“混合動力驅動的市場滲透率上升是一個好機遇,在我們看來,混合動力驅動絕不僅僅是(從內燃機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橋梁技術。”
從采埃孚的訂單情況來看,因為整車廠商急于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和燃油經濟性標準,混動技術的需求量很大。為了應對這種需求,采埃孚推出了30億歐元投資計劃。在薩爾布呂肯工廠,8億歐元將用于生產設施和系統、基礎設施及供應商網絡,從而使該工廠為傳動系統的電動化做好準備。
“未來幾年,混合動力驅動所占的生產份額將增長10倍,從5%增至50%。”Scheider表示。
不過,采埃孚同時指出,如果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發展順利,那么從長期來看,薩爾布呂肯工廠的銷售和員工數量將呈現下降趨勢。電動機和電力傳動系統的部件比內燃機少,一些研究顯示,未來幾十年,歐洲數萬個汽車崗位可能面臨流失風險。今年早些時候,Scheider曾指出,在向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理論上”采埃孚有1.5萬名傳動系統員工面臨失業風險。
為此,采埃孚在薩爾布呂肯開展了多項旨在顯著提高該工廠國際競爭力的活動,包括開啟一系列物聯網(IoT)項目。同時,這些活動還引入了人工智能(AI)技術,以幫助員工做出更快、更有價值的決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此次給予的8億歐元投資中,部分將用于提高效率和競爭力,以及對員工進行再培訓。
“事實上,這些影響幾年后才會出現,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為其做準備。我們希望通過大量培訓和資格認證機會以及更靈活的工作結構,讓員工為未來的移動出行做好準備。”采埃孚汽車動力總成技術部門負責人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
除了動力系統外,采埃孚正在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Pro AI,即自動駕駛大腦。2017年采埃孚與英偉達宣布合作,共同為自動駕駛乘用車、商用車以及其他工業應用開發了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平臺——Pro AI,可用于L3級自動駕駛汽車。
電動化和自動駕駛都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采埃孚的舉動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零部件巨頭們未雨綢繆的心態。在《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2018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采埃孚以344.8億歐元的營收名列第五。
采埃孚稱,未來插電式混合動力等電動化技術的需求將大幅增長。一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純電動模式下的續駛里程達到80~100公里,那么僅僅依靠電力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日常出行,從而幫助電動汽車更快地實現突破。

采埃孚CEO Wolf-Henning Scheider
對于薩爾布呂肯工廠來說,動力系統的電動化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就像采埃孚CEO Wolf-Henning Scheider所說:
“混合動力驅動的市場滲透率上升是一個好機遇,在我們看來,混合動力驅動絕不僅僅是(從內燃機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橋梁技術。”
從采埃孚的訂單情況來看,因為整車廠商急于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和燃油經濟性標準,混動技術的需求量很大。為了應對這種需求,采埃孚推出了30億歐元投資計劃。在薩爾布呂肯工廠,8億歐元將用于生產設施和系統、基礎設施及供應商網絡,從而使該工廠為傳動系統的電動化做好準備。
“未來幾年,混合動力驅動所占的生產份額將增長10倍,從5%增至50%。”Scheider表示。

不過,采埃孚同時指出,如果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發展順利,那么從長期來看,薩爾布呂肯工廠的銷售和員工數量將呈現下降趨勢。電動機和電力傳動系統的部件比內燃機少,一些研究顯示,未來幾十年,歐洲數萬個汽車崗位可能面臨流失風險。今年早些時候,Scheider曾指出,在向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理論上”采埃孚有1.5萬名傳動系統員工面臨失業風險。
為此,采埃孚在薩爾布呂肯開展了多項旨在顯著提高該工廠國際競爭力的活動,包括開啟一系列物聯網(IoT)項目。同時,這些活動還引入了人工智能(AI)技術,以幫助員工做出更快、更有價值的決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此次給予的8億歐元投資中,部分將用于提高效率和競爭力,以及對員工進行再培訓。
“事實上,這些影響幾年后才會出現,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為其做準備。我們希望通過大量培訓和資格認證機會以及更靈活的工作結構,讓員工為未來的移動出行做好準備。”采埃孚汽車動力總成技術部門負責人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
除了動力系統外,采埃孚正在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Pro AI,即自動駕駛大腦。2017年采埃孚與英偉達宣布合作,共同為自動駕駛乘用車、商用車以及其他工業應用開發了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平臺——Pro AI,可用于L3級自動駕駛汽車。
電動化和自動駕駛都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采埃孚的舉動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零部件巨頭們未雨綢繆的心態。在《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2018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采埃孚以344.8億歐元的營收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