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進步、簡單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加快以及經濟水平快速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中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以及最重要的制造業大國之一,在制造業轉型升級、國民消費能力提升、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背景下,我國工業領域及消費領域機器人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十三五”期間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整體銷量為13.8萬臺,同比增長58.0%;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機器人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大類,2017年,三種機器人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61.0%、28.0%和11.0%,工業機器人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隨著消費觀念逐漸普及,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將持續攀升。
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66億元,全年銷量為14.6萬臺,同比增長67.7%,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其中,國產機器人銷量占比約為36.0%,占比相對較小,但增速略高于外資品牌。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22億元,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國產機器人在技術、產業化方面與國際水平接近,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甚至處于領先地位。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47億元,相較于工業和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較小,但其應用領域主要為環境惡劣、人類作業困難、較為危險的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壯大,進入布局的資本不斷增多,產業鏈日益完善,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程加快,龍頭企業的營收水平和利潤率不斷改善。但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在技術基礎與經驗積累方面較為薄弱,伺服、減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產品依然依賴進口。
核心零部件占機器人本體成本的70%左右,在無法實現自主生產的情況下,國內機器人行業發展受到限制,在高端市場競爭力較弱,生產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優勢較低,盈利能力難以大幅提升。同時,盡管我國機器人行業相關標準不斷完善,但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產品品類不斷增多,相關的檢測認證制度發展較為滯后,導致行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影響市場健康發展。
2012年以來,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來市場空間更大。隨著進入市場的國內及國際企業不斷增多,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國產機器人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而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我國企業依然依賴進口,阻礙了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未來,唯有在核心技術領域做出突破,國產機器人行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十三五”期間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整體銷量為13.8萬臺,同比增長58.0%;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機器人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大類,2017年,三種機器人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61.0%、28.0%和11.0%,工業機器人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隨著消費觀念逐漸普及,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將持續攀升。
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66億元,全年銷量為14.6萬臺,同比增長67.7%,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其中,國產機器人銷量占比約為36.0%,占比相對較小,但增速略高于外資品牌。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22億元,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國產機器人在技術、產業化方面與國際水平接近,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甚至處于領先地位。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47億元,相較于工業和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較小,但其應用領域主要為環境惡劣、人類作業困難、較為危險的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壯大,進入布局的資本不斷增多,產業鏈日益完善,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程加快,龍頭企業的營收水平和利潤率不斷改善。但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在技術基礎與經驗積累方面較為薄弱,伺服、減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產品依然依賴進口。
核心零部件占機器人本體成本的70%左右,在無法實現自主生產的情況下,國內機器人行業發展受到限制,在高端市場競爭力較弱,生產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優勢較低,盈利能力難以大幅提升。同時,盡管我國機器人行業相關標準不斷完善,但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產品品類不斷增多,相關的檢測認證制度發展較為滯后,導致行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影響市場健康發展。
2012年以來,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來市場空間更大。隨著進入市場的國內及國際企業不斷增多,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國產機器人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而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我國企業依然依賴進口,阻礙了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未來,唯有在核心技術領域做出突破,國產機器人行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