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0年的5臺儀表車床到現在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齒輪散件產品制造商和服務商,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環傳動)作為玉環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行業領航者,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55億元,同比增長40.92%。
高增長的背后,是雙環傳動一直以來堅守實體、大膽創新、孜孜以求的定力和魄力,42年發展,實現了從制造到創造、到“智造”的完美轉型。

走進雙環傳動生產園區,各種自動化設備齊開工,在行星輪生產線上,2-3臺機械手相互交叉運作,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據了解,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獲得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齒輪在手訂單與2022年意向性合同共計16.4億元左右。
數據顯示,2021年,雙環傳動歸母凈利為3.27億元,同比增長537.45%,雙環傳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齒輪領域搶得了市場先機,疊加齒輪制造領域國產替代加速、主機廠將齒輪零部件外包趨勢。

“如今的成功來之不易,多年前,我們就布局在新能源齒輪領域,它的技術研發是一場艱難無比的戰役。”雙環傳動人資文化部部長陳文峰說,傳統燃油車齒輪轉速一般在3000r/min左右,而新能源齒輪轉速基本在10000r/min以上,更高的甚至可以達到20000r/min,因此在噪音、轉速和扭矩等方面對齒輪精度要求更高。
陳文峰表示,“隨著汽車產業的升級改革,特別是電動化趨勢,使得整車及部件企業自身所面臨的核心創新能力與制造能力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這一態勢讓原有格局逐步走向分工協作、協同發展。”
“不論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嗅覺,還是突破核心技術,雙環傳動飛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陳文峰說,雙環傳動近年來對于人才的“引、育、用、留”格外重視,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僅成立了博士后流動工作站,還成功申報了國家創新實驗室以打造高端人才“強磁場”。正因如此,才一舉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高精密減速器。

高精密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位的減速機,隨著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非常大,但該技術一直被日本企業壟斷。一直專精于高精密齒輪零件制造的雙環傳動,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創立了由張靖博士領銜的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團隊,開展了減速器的正向設計研究及體系化產品開發。
團隊經過多年摸索,通過雙環齒輪材料定制化開發技術、自主熱處理管控技術、精密加工和檢測技術,實現了對減速器核心零部件的高效高精密加工制造,并探索出了一套減速器獨有的選配、裝配和測試方法,最終實現減速器從零到一,從一到萬的突破。

對于零部件企業而言,最核心的要素是增強研發能力,跟上市場的需要,并能夠不斷根據市場進行產業的調整,讓自己能夠時刻與市場的主要發展趨勢相匹配。
數據顯示,雙環傳動一季度研發支出6401萬元,同比增長46.85%。“創新是一個企業永葆青春的秘訣。”陳文峰說,在市場的風云變幻中,雙環傳動總結出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制勝法寶,在空白的市場中不斷創新摸索,尋找從0到1的研發突破,在已有的市場當中不斷更迭產品性能、質量,完成從1到10的優化過程,在質量、成本、售后等方面不斷開拓提升。
四十多年,雙環傳動始終堅守“好一點、好很多”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如今的行業領航者。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鴻表示,通過數字平臺和管理改善,雙環傳動收獲了中國智能制造專項、浙江省數字車間/制造智能工廠、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等榮譽。2021年,雙環傳動成立了環智云創,專門針對智能制造和未來工廠進行設計和實施,不斷推進數字化和低碳化,為實現真正的未來工廠不斷努力。

2021年,玉環工業經濟量質齊升,規上企業數和規上工業產值雙雙“破千”,分別增至1031家、1027億元,其中億元企業244家、凈增120家。目前,玉環擁有8家上市公司,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在一批“巨龍”企業的引領下,玉環汽車零配件國內細分市場份額超過30%、水暖閥門國內市場份額超過25%、特種醫療器械及制造設備國內市場份額達90%,形成了汽摩配、閥門水暖、家具、眼鏡配件、藥械包裝、機床等八大特色產業集群,擁有中國閥門之都、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中國新古典家具精品生產(采購)基地、中國歐式古典家具生產基地等13大國字號區域品牌,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特色產業名城。特別是像“雙環傳動”“中捷科技”“華龍巨水”等眾多玉環各產業領域的“領航者”,正以產業大腦創新應用為支撐,以“未來工廠”建設為引領,打造“新智造”體系的發展業態,全面提振產業優化新動能,為玉環加快建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市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