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實驗艙發射成功
7月24日14時22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升空,約495秒后,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問天實驗艙是我國空間站的首個實驗艙,主要任務是具備空間站組合體統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具備與核心艙進行交會對接、轉位和停泊的能力;支持航天員在軌駐留,提供專用氣閘艙和應急場所,保證航天員安全;支持開展密封艙內、艙外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問天實驗艙體型巨大、功能強大、結構復雜、指標先進,凝結著無數人的智慧與心血,在我國航天器研制歷程中創下多個新紀錄,是中國航天奮力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隨后,問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前向對接,完成“一”字構型。這將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在有人的狀態下迎接航天器的來訪。

重慶大學在行動
問天實驗艙在預定軌道上完成姿態調整和系統調試后,其太陽能電池翼的阿爾法對日定向驅動機構將投入使用。該阿爾法機構采用的對構齒輪傳動由重慶大學自主研發,并在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鄭州機械研究所等單位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對構齒輪正樣產品的交付。

對構齒輪傳動是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陳兵奎教授提出的新型齒輪傳動,其突出的誤差適應能力和較高的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太空極端高低溫交替變化對阿爾法機構提出的超大空間尺寸形變、高可靠、長壽命等嚴苛要求。

陳兵奎教授團隊在前期積累的理論研究和工業應用基礎上,針對阿爾法機構對構齒輪傳動進行了近八年的攻關,攻克了極端工況下對構齒輪設計理論與方法、多物理量作用下對構齒輪數字閉環精密加工與測量、擬實條件下對構齒輪加速疲勞壽命試驗技術與裝備等多項關鍵技術,并最終完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阿爾法機構對構齒輪產品的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