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躍齒輪狂飆的數字背后有什么成功秘訣?

四年磨一劍,產品升級開新局
“主要得益于我們早做布局,決定向新能源汽車齒輪轉型。”吳多兵說,巨躍齒輪用了三四年時間才真正邁出這一步。“產品升級、客戶升級、管理升級、團隊升級、設備升級,早幾年我們就在打基礎、做鋪墊,不斷修煉內功,才有了今年的市場爆發。”
在吳多兵的印象里,蛻變之前的巨躍齒輪,主要的合作對象是小客戶,甚至沒有一家合作的主機廠。“這樣的合作方式訂單量少、項目風險大,經常事倍功半。”當時企業董事長張邵榮就意識到這樣的戰術不對,要換個打法。
契機發生在2019年,法國斯特蘭蒂斯召集的全球知名齒輪生產廠家新能源汽車齒輪配件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大會在香港召開。
當時,新能源汽車還處于前景不明朗的起步階段。斯特蘭蒂斯開出的合作條件是:由供應商自行支付開發費用,承擔項目風險;開發周期為四年。面對這樣一個質量要求高、風險大、框算需投入3000萬元研發費用的合作項目,許多企業望而卻步。但張邵榮在做了大量市場分析之后,考慮到國際品牌的影響力和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卻決定搏一搏,成為第一個簽下這份嚴苛合作協議的企業家。
“我們清楚地知道,想要在技術上突破,首先要把人才池蓄滿。”一邊啟動項目,一邊全力招攬各個部門、各個模塊的高端人才,在熱處理和噪音震動環節,更是引進了兩位行業內的專家全力攻克技術難關。吳多兵說,專家、人才的加入,讓項目推進少走很多彎路,“這期間,我們不斷升級產品,還成功研發出了新能源高速齒輪,每分鐘轉速能達到20000轉,齒輪精度也從原來的6級提升到現在的3級,這是現在國內很多齒輪企業都做不到的。”
世界500強來合作,市場升級忙生產
去年5月,產品成功投產。當年,斯特蘭蒂斯一家半年就向巨躍訂貨近億元,今年預計訂單達5億元。“我們現在正在擴建的一條生產線就是屬于斯特蘭蒂斯的,一年新增30萬套產能。”
不單單是斯特蘭蒂斯,在國內,奇瑞、上汽等多家汽車整車廠都拋來了橄欖枝,在國際上,更是擁有斯特蘭蒂斯、ZF、博格華納等一大批優質客戶。
“現在汽車行業世界500強企業里,有6家都是我們的合作客戶。”吳多兵說,博格華納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博格華納還為巨躍齒輪頒發了一個突破獎,頒獎詞是:這不僅僅是巨躍的突破,也不僅僅是博格華納的突破,而是新能源齒輪行業的突破。
今年剛開年,博格華納相關負責人更是第一時間趕到巨躍。“一方面考察我們的生產情況,另一方面,他們也提出希望我們擴產的要求,把供貨量從去年的每月1萬套,提升到每月1.5萬套。”吳多兵說。
奇瑞汽車新能源的DHT變速箱和8AT自動變速箱更是幾乎所有齒輪都來自巨躍,今年這兩個項目也進入了爆發期。
超2億元改造車間,設備升級提效率
為了應對這些客戶的高需求、高要求,這幾年,巨躍齒輪除了在技術上不斷升級,更是未雨綢繆對車間進行了升級。“高端客戶、高端產品也需要高端硬件來配合。”

走進巨躍的生產車間,只見來自德國的磨齒機、來自日本的滾齒機和車齒機、來自瑞士的GROB花鍵滾壓設備等國際先進設備如列兵排列。“像GROB花鍵滾壓設備,全國僅有十幾臺,我們就有三臺,成為國內僅有幾家有這一設備的企業。還有德國的磨齒機,近千萬一臺,再加上國產磨齒機,光這塊去年我們就購置了幾十臺。”吳多兵介紹,公司去年在硬件上就投資了2億多元,用進口設備替代國產裝備,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為了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減少人員數量,巨躍主要產線都實現了自動化,去年一年就投入數百臺機器人,還有大批機器人等待安裝調試。
盡管如此,人員還是有些緊張,今年更是早早開工以應對暴漲的訂單。“春節前,一部分員工就加班到了臘月廿九。僅僅放假三天,正月初三開始,部分員工又回到工作崗位。到正月初九,員工到崗率已達90%以上。”吳多兵說,考慮到正在擴建的生產線,這段時間企業也在全面招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