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午12:42分后,“神九”與“天宮”開始手工對接,在景海鵬和女航天員劉洋的協同下,劉旺駕駛神舟九號飛船從140米外向天宮一號靠攏,手控交會對接開始,最終對接鎖鎖緊完成,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再次形成組合體,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這意味著我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具備了建設空間站的基本能力。
作為實現2020年建立中國太空家園——空間站夢想的重要一步,本次“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實施的人工交會對接將成為中國航天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頁。交會對接在載人空間站建設過程中,被公認為是航天技術的瓶頸。要知道,太空中兩個時速高達28000公里以上的飛行器進行接觸,任何細小的偏差,都會造成災難性的事故。因此“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整個對接過程必須保證對接平穩,不能有較大幅度晃動影響在軌飛行器的姿態,這就對航天器導航系統的精準性、航天員專業素質以及航天潤滑保障系統都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確保導航系統的精準性是實現準確對接的前提。“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導航系統最核心的陀螺儀及慣性控制系統,均采用了長城潤滑油的精密陀螺儀表油。“長城航天潤滑產品超高的穩定性和精準度,能夠確保航天器的飛行穩定性和導航精準性,為平穩對接創造有利條件。”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科技開發部主任張春輝博士表示。“為了滿足人工對接的特殊要求,長城航天潤滑油在清潔性上進一步提升,其微米級的高清潔性能特點將保證航天器對接時,在各種復雜環境下對接閥門都能順利開啟和關閉。”
人工交會對接的成功,突破了空間站建立的技術難題,對于加快建設中國空間站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同時也驗證了長城航天潤滑油的卓越性能。
此前,長城潤滑油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立足自主創新,以航天航空領域為平臺,進一步整合和優化科技資源,提升科研實力,腳踏實地抓研發,不斷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進步提供強有力的產品和服務保障,同時加快更多的航天潤滑技術轉化為民用產品,讓社會和廣大顧客共享航天科技潤滑產品的成果,讓航天級潤滑保護伴隨在消費者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