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21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國際汽車變速器和電驅動技術研討會(TMC 2013),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圓滿召開。
與以往相比,本屆研討會在規模上可謂盛況空前,共有35家公司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奉獻了40場報告,還有45家公司現場展示了先進的產品和服務。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共57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覆蓋了幾乎全部國內外的整車和變速器公司、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眾多的零部件公司及工程咨詢公司。
本屆研討會成果豐碩,不但有大量關于技術路線和產業化的戰略性思考,還提出了相當數量的技術、研發方面的解決方案,更展示了不少具有創新思路的研究成果。
首先,在第一天的開幕式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付于武理事長從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宏觀角度,闡述了“加快技術創新、發展變速器這一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清華蘇州汽車研究院的成波院長簡要介紹了100多年來汽車變速器技術發展的歷史及其重要作用。吉利集團的趙福全博士從整車企業老總的角度,暢談了變速器的重要性、當前所面臨的困難以及相應的技術戰略。他認為目前中國變速器“家家點燈、戶戶冒煙”的做法不可取,多元化發展不一定是好事,但會持續一段時間,關鍵是要找到主流技術方向。他呼吁整車企業給予變速器更多的重視和激勵,呼吁戰略聯盟。
在變速器的技術趨勢方面,格特拉克公司引用一家咨詢公司的預測,在全球和中國市場,CVT和DCT都將得到較快增長。在提問環節,格特拉克的Plewnia先生認為,干式DCT在中國會有其市場空間,濕式DCT會主導DCT市場。
本次會議上,來自博世公司、豐田汽車和加特可公司的專家分別介紹了CVT的各種技術創新。如豐田汽車通過多項技術改進提升CVT 的效率,加特可公司有一條十分清晰的減少CVT尺寸、降低重量,提高速比范圍和扭矩的downsizing技術路線, 而格特拉克公司則重點介紹了其模塊化DCT發展計劃。
關于AMT的市場前景則各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除非有新的技術出現,解決換擋沖擊的問題,并仍然保持低成本,否則未來不會顯著增長。有的認為AMT在經濟性轎車和商用車領域市場空間較大,但要在控制和耐久性等方面不斷完善。另外舍弗勒公司提出了自動離合器和shift by wire的AMT概念,相當于只采用AMT的手動換擋模式,這樣司機可以有預期換擋,減少換擋沖擊的不適感覺。
在變速器的節油潛力方面, 變速器對于提高燃油經濟性的作用很大,具體有很多途徑,包括變速箱本身、執行機構、離合器、減振器,以及與整車集成、控制和標定等等,要從動力總成和整車系統來考慮。這也是本屆會議涉及最多的話題。
在混合動力驅動技術方面,有的嘉賓在互動論壇環節中提出,混合動力,如P2和BSG,增加的成本很難通過賣車收回,要考慮從政府得到多大補貼。福特汽車的姜洪先生提出,對于混合動力而言,變速器就是宇宙的中心(center of universe),福特汽車混合動力驅動系統是在傳動部門開發的。他認為,混合動力會占到20-30%的市場份額,但由于電機和電池很貴,不太可能成為主流。格特拉克公司認為,在現有變速器基礎上開發混合動力系統,即平臺化是可行的。
針對本土汽車企業自動變速器缺失、自主研發舉步維艱的問題,吉孚動力對各種開發及合作模式的優劣做了很多分析,提出了一家企業集中優勢開發一種T(變速器)、 橫向聯合、自有knowhow或共享產權、獨自生產等建議。專家們更熱烈討論了具體的落實措施,包括汽車企業間應該加強合作,要考慮如何才能制造整個Powertrain, 考慮變速器隨整車的市場定位,品牌和價格等因素,并建議考慮不同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和工廠成本。
會議期間,大部分專家和代表都表示,本屆會議相較以往更務實靈活,演講和討論的內容更有創新,因此從會議中吸取了不少認知、理念和技術上的碰撞和收獲。
兩天熱烈而富有成果的會議之后,代表們在主辦方的組織下,前往上海實地參觀了“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對行業的最新發展有了更切實的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