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充生產零部件種類,投入新設備新工藝,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 SW 重慶工廠整體遷入永川綜合保稅區,更好輻射全球,提高供應鏈韌性;
● 提速本地化進程,預計未來幾年開放超百個就業崗位,并增大本地技術人才培養力度。
2024年9月6日,重慶永川。全球領先的多主軸加工中心制造商及金屬加工全套解決方案與智能化產線供應商——德國埃斯維機床有限公司(SW 公司),與重慶永川區人民政府就智能制造產業項目達成共識并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SW 集團宣布,將追加投資用于提升SW 重慶工廠制造能力,投入新設備、新工藝, 進一步擴充工廠所生產零部件的范圍,以更好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新需求。同時,SW 重慶工廠將整體遷入永川綜合保稅區,為以中國為制造中心而輻射全球夯實基礎。重慶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和區委付書記、區長常曉勇會見了埃斯維機床(蘇州)有限公司和埃斯維(重慶)機床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Norbert Wiest 先生一行。
圖1: 2024年9月6日, SW 公司與重慶永川區人民政府就智能制造產業項目達成共識并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總部位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施蘭貝格市的SW 公司,全球員工約1700名,在全球設立2家生產基地及21家銷售和服務網點。自1995年正式成立以來,專注為客戶提供最具經濟效益和戰略意義的解決方案,包括機床、夾具、刀具,生產工藝、自動化等一系列的交鑰匙以及整套智能化生產線解決方案。SW 中國總部位于蘇州,也是SW 集團全球第二大生產和研發基地,管理著SW 重慶工廠、SW 北京辦公室、SW 寧波辦公室。其中, SW 重慶工廠是由 SW 德國直接投資的子公司,于2018年注冊成立,定位為集團內部零部件制造供應商,為SW 機床的本土制造發揮著極大的支撐作用。
Norbert Wiest 表示:“在集團的中國發展戰略‘SW 中國制造2025’中,機床的本地化制造是關鍵一環。重慶工廠自投產以來穩步運營,現在為深化其發展而增加投資,有助于SW 產品的競爭力提升,有助于增強供應鏈的韌性,從而更好服務用戶。作為已經扎根中國的德資企業,這是我們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切實行動。另外,我們將進一步投入新設備、新工藝,加大高端技術人才培養力度,也必將帶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進程。盡管世界經濟發展依然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但對中國制造業,我們始終擁有堅定的信心。”
圖2:重慶永川區委書記張智奎和區委付書記、區長常曉勇會見了埃斯維機床(蘇州)有限公司和埃斯維(重慶)機床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Norbert Wiest 先生一行。
SW 重慶工廠自投產以來主要生產機床配套的刀庫產品,現在其所生產的零部件范圍將擴充到:三軸單元、 床身導軌、Q軸、五軸工作臺、電主軸等機床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組裝。同時,為保持德國高標準生產,SW 將投入更先進的設備以及更高的生產工藝,強化培訓,吸引高端人才,將生產制造能力倍數提升。初步計劃顯示,SW在重慶將在未來幾年開放百余個新的工作崗位。
圖3: SW 重慶工廠除了生產機床配套的刀庫產品外,還將擴充到:三軸單元、 床身導軌、Q軸、五軸工作臺、電主軸等機床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組裝。
SW 重慶工廠還將整體搬遷至永川綜合保稅區,Wiest 先生解釋道:“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量,重慶工廠生產的零部件將可以供應德國,我們計劃把SW 重慶打造成一個具有新質生產力的機床零部件制造中心,未來輻射SW 全球范圍,響應各個地區對零部件的需求。綜合保稅區所提供的條件,很好契合了我們的戰略需求。同時,與我們位于蘇州的亞太研發中心聯動,將會大大提升本土創新的協同能力。”
中國是當前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汽車市場,也是科技創新最活躍的汽車市場。特別是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新能源、智能化的“雙輪”加速驅動之下,SW繼續秉承著‘貼近用戶’理念,與中國用戶走在一起。“重慶在西南市場的重要戰略地位和在中國汽車領域的巨大潛力,為SW 在中國取得長久的、持續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Wiest 先生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