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力自動化成立于2011年,是國家首批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其前身公司創立于1989年,成立已超過30年。公司主要從事電驅動裝備的研發及制造,2017年打造了首條國產自主扁線電機定子自動化產線,產品主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應用,已與吉利、長城、上汽、LG、英搏爾、愛信、法雷奧等國內外知名主機廠及Tier 1達成合作。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進入新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產業升級轉型挑戰,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制造裝備將成為最重要的突破點。2024年11月,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汽車論壇上指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制造裝備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構建新型生產力的關鍵,同時也是推動生態出海、實現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轉變的重要支撐。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電驅動系統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會直接影響整車的動力輸出和能效表現。其中,電機扁線化技術是近年來電驅動系統的最新技術趨勢。
扁線電機是指采用扁銅線代替傳統圓銅線作為繞組的一種驅動電機,相比于傳統圓線電機,扁線電機具備高能量轉換效率、高功率密度、散熱性好、重量和體積小等優勢,符合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
根據匯睿咨詢數據,2020年起,下游車企開始加速換裝扁線電機。根據《2024年全球與中國扁線電機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研究報告》,2023年全球扁線電機市場規模達到了236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708億元,預測期內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73.21%。
2017年,巨力自動化成功開發研制出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定子的智能成套設備,并打造首條國產自主扁線電機定子自動化產線。目前,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個“一秒鐘級”線成型設備,在產線精度、效率、穩定性等核心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已獲得海外頭部Tier 1客戶訂單。
長期以來,電驅動自動化裝備的技術龍頭地位一直被歐洲企業占據,其設備價格高昂且交付周期較長。而國內大部分企業又受制于技術水平,在交付能力上表現不足,市場評價不盡人意。
針對此現狀,巨力自動化持續在研發上實現技術突破,尤其是在扁線電機定子設備研發上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公司實際量產線成型節拍已穩定達到1s/pin水平,在定位精度、產品合格率等指標上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硬氪了解到,扁線電機定子設備的技術突破整線仿真設計能力、核心數控軟件系統能力、設備硬件設計能力等幾重技術挑戰,扁線電機定子產線全流程關鍵環節和參與設備眾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產線中各工序之間相互影響,每個環節的良率和工藝質量都會直接影響后續工藝段,且由于工段極長,微小的單環節良率的失誤也將被指數級放大,導致整產線良率不及預期。
因此,巨力自動化采用的整線仿真設計,對產線流程、核心設備結構、配套工藝裝備的仿真,以及對仿真與實際加工做差異調整。設計完成后,產線的運行效率直接與數控系統的底層數據運行邏輯相關。與此同時,公司在扁線電機定子產線近十年的技術和歷史調試經驗的積累,使得精準、快速的產線研發交付成為可能。
在全球化業務方面,2024年,巨力自動化獲得2條海外整線自動化產線設備訂單。公司正在塞爾維亞建立首個海外工廠,未來將圍繞歐洲市場進行更加深入的布局。
投資人意見:
蜂云資本合伙人全素涵表示:“巨力自動化在電驅動裝備領域擁有成熟的關鍵技術、高穩定性的產線及優秀的業內口碑,是長城汽車生態的重要合作伙伴。作為新能源產業資本,我們將長期關注并支持優秀的產業公司,期待未來能共同開辟更多市場機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中車資本執行董事畢曉露表示:“巨力自動化憑借30多年的技術積淀,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為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領域的領導者。未來,我們期待與巨力深化合作,不斷攀登技術高峰,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全球邁進。”深藍資本合伙人劉亞雷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積極探索創新路徑,領跑全球行業發展。過去一年,盡管全球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巨力自動化依然持續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業務穩步增長。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巨力團隊不懈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長遠的全球視野。深藍資本將繼續堅定支持巨力,陪伴其成長為全球裝備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并為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