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張莊齒輪產業園現有企業60余家,可生產10個系列上千種齒輪,產品出口世界各地,與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美國康明斯公司、秦川發展、長春一汽等30多個國內外企業有戰略合作。2015年該街道實現齒輪產業開票銷售10.9億元,直接帶動就業人員5000多人。
“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 沿海開發和長三角區域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疊加機遇。”張莊街道黨委書記李益說,張莊將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調優結構,創新提升,力爭通過5年時間,使之成為全國知名的“中國齒輪基地”。
齒輪吸引60多家企業
張莊,地處鹽城市西郊。上個世紀80年代末,由當初的江淮動力集團在張莊成立的一家小配套廠開始,張莊與齒輪產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精明的張莊人敏銳地看出了齒輪產業中所蘊藏的商機,確立了“以工興街,齒輪支撐”的發展方略。
2004年,張莊街道被鹽城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齒輪之鄉”。曾在張莊工作過的退休干部吳玉(化名)告訴記者,當時的張莊鹽興路沿線簇擁著一批工業企業,因其規模小,骨干少,企業發展始終裹足不前。
吳玉認為,后期的變化,得益于張莊人審時度勢,謀定后動,真抓實干,通過特色趕超做壯了齒輪產業“鏈條”。
2008年1月,東臨寧靖鹽高速,南到康莊大道,西至火炬路,北接皮岔河,規劃總面積4500畝的張莊齒輪產業園開工建設。一座以齒輪生產為主的機械加工聚集區及現代服務功能配套的生態工業區,初步成形。
2012年6月,張莊被中國齒輪產業聯盟授予“中國齒輪特色產業基地”。 齒輪產業園已成為張莊高新產業孵化、招商引資、經濟驅動的強大“引擎”。
據張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落戶企業60多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市高新技術企業5家,并擁有省名牌產品4個,省著名商標1個。
該負責人表示,園區將立足產業基礎,力促傳統企業向工業4.0智能化管理方向轉型,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使齒輪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馳翔“新三板”成功上市
坐落在張莊齒輪產業園內的江蘇馳翔精密齒輪有限公司,是鹽城市規模極大的精密齒輪專業生產廠家。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車間,一塵不染,機器排列井然有序,員工身穿藍制服在忙碌著……
王云是該公司的品質部經理,正帶團隊,手持專業的檢測設備,對車間生產線上的齒輪產品進行逐一核對、檢查,記錄在簿。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王云告訴記者,對于產品的質量把關,除配備“氣動量儀”等設備的自檢外,每天品質部的人員還要隨班檢,對產品進行“溯源登記”,以確保出廠產品質量“萬無一失”。
“瞄準齒輪行業領頭羊這一目標,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淘汰落后傳統工藝和高能耗設備,提升高端齒輪的品質。”馳翔公司董事長周業剛向記者介紹,2015年,公司投入2750萬元,購置了國內外一流的數控高速磨齒機等高精密設備,用于生產PUNCH CVT汽車自動擋變速箱齒輪、美國康明斯ISG汽車發動機齒輪、電動汽車齒輪等高端齒輪,以此增強企業的竟爭力。
已與馳翔合作6年多的客戶——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無錫分公司高文俊正好在馳翔公司,他對馳翔的產品贊不絕口,“馳翔齒輪的300PPM數值較低,裝配機械合格率高,馳翔齒輪的質量我們很放心。”
記者了解到,馳翔是一家長期從事各類硬齒面,高精度齒輪的開發、制造、銷售公司,并具有年產紡機齒輪80萬件、汽車機油泵齒輪150萬件、工程機械、機床、各類減速機齒輪10萬件、各類齒輪箱2萬臺的生產能力。
目前,馳翔齒輪已為國內外幾十家知名機械行業配套精密齒輪,有幾十個品種,幾百個規格。13年來,馳翔齒輪無一客戶投訴,成為客戶心中的“王牌”。
2015年1月,江蘇馳翔精密齒輪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開啟了企業發展的新紀元。
“馳翔齒輪公司是張莊街道進一步推進齒輪基地建設的一個縮影。”張莊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海濤表示,張莊街道正依托現有齒輪產業基礎,通過政策聚焦、要素聚集、力量聚合,培大育強齒輪產業“支柱”。
成立協會促進轉型升級
“有難題找協會,專家幫助分析、解決;有困難找協會,同仁幫助了解市場行情。”鹽城市齒輪行業協會會長谷遠東介紹,為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提升齒輪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的競爭力,2005年3月,街道成立了“鹽城市齒輪行業協會”。
“協會以服務會員、服務產業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合理配置各種優勢資源,努力推動形成產業集聚發展的強大合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共同引領行業健康發展。”谷遠東說,協會既要努力協調解決好會員單位與社會各界的關系,也要幫助會員單位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好齒輪企業的“娘家人”。
為豐富內容,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近來來,該協會先后組織了行業培訓、技術咨詢、信息交流、會展招商以及產品推廣等活動;針對企業的節能環保、降低成本、提高質效等工作,定期舉辦專題技術研討會,并聘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對新工業集中區進行了整體規劃。
2015年8月,該協會邀請專家,針對“互聯網+工業”產品銷售,給會員企業進行指導。專家通過“微笑曲線”的講解,剖析認為“齒輪”仍處于制造業低附加值的中間環節,必須要在研發、營銷兩端下功夫,扭轉企業動力不足的被動局面。“這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課,如醍醐灌頂。”協會會員張先生如是說。
目前,該協會有會員企業36家,主要產品有農機齒輪、機油泵齒輪、沙灘車齒輪、汽車變速箱齒輪、紡機齒輪等。所有會員企業在協會的幫助下正發力轉型。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動力。近年來,張莊街道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最關鍵的措施,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通過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內生增長、外拓市場,有力地推動了工業轉型升級。
2015年10月,張莊街道和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正式簽訂了校地產學研全面合作協議,組建鹽城精密齒輪制造研究院,提供普通齒輪向精密齒輪方向發展、單個零件齒輪向齒輪變速箱集成方面發展、先進齒輪制造技術等領域,做好科技創新工作。
江蘇中力齒輪有限公司是校地產學研的受益者。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十分注重齒輪產品開發和研制。首先聘請該研究院博士后對其做技術創新指導;其次,成立“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江蘇省齒輪及其傳動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技術支撐。中力公司副總經理洪登欒認為,研究院是企業升級的“催化劑”和“推進器”,將助力“齒輪”向高端精密邁進。
以產品質量為生命,消化吸收當代先進生產技術和經驗,堅持“創新求變、創新求精,力求完美”,使張莊齒輪產業勇立潮頭。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轉型升級、增強自主創新。”張莊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推進項目集聚、凸顯齒輪產業特色,做大做強企業,實現跨越成長。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把張莊建成全國有名氣、全省有位置的百億級齒輪“產業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