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老牌的高速鋼刀具生產商上海工具廠有限公司,在繼續保持高速鋼刀具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基礎上,近年來圍繞硬質合金刀具研制生產累積投資超過2億元,并投資于硬質合金材料和數控刀柄項目。
株洲鉆石近年來的發展也有目共睹,銷售規模從2002年初成立時的5000萬元攀升至當前的10億元,利潤超億元,并在歐洲和美國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整體出口額大約1500萬美元。據悉,該公司2010年1——9月各類產品同比增長均超過50%,2010年株鉆數控刀片的銷售量有望達到3000萬片。
2009年,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興建的150畝精密切削刀具工業園一期已經落成。從最開始的中試生產線到現在的精密合金刀具工業園的投產,金鷺已形成年產100萬支精密整體硬質合金刀具、200萬片可轉位刀片、550萬支PCB用微型鉆的綜合生產規模,其產品在航空、汽車、模具、電子、能源、交通等行業中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
專注于花鍵加工的嘉興恒鋒,如今已經在汽車花鍵加工領域和汽輪機輪槽加工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花鍵量具類產品已經成為一汽大眾、沈陽金杯、北京現代等400多家汽車及其零部件生產廠家的專業配套企業,輪槽加工類產品也替代進口刀具,獲得汽輪機各大企業的認可。
2006年,五糧液造刀一度引發熱議,億元巨額資金投向刀具行業,盡管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現“5年內做行業前3名、10年內做龍頭老大”的豪言,但如今其“天靂”產品已批量進入航空航天、發電等行業。
阿諾,這家2002年成立的民營企業最初只是提供刀具修磨服務,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非標刀具制造企業,其提出的刀具全國連鎖修磨的概念已得到成功推廣。
如此,不勝枚舉。據了解,僅西夏墅工具產業集群全部企業的年總產值已達到15億元。大量的非標刀具市場需求依靠西夏墅的這些民營企業得以滿足,這對于中國刀具業的未來,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一個市場的發展,得益于民族品牌的崛起,當然也得益于這一市場上外資品牌的持續發展,對市場而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即便在經濟全球化如此的今天,一個市場的繁榮根本上還是要依賴于本土品牌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這一點毋庸置疑。正是有了我們民族品牌的崛起和蓬勃發展,才有了我們刀具市場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