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上午,中汽零檢測部副部長郭鵬鹍記者,中國汽車零部件(贛州)產業基地總體規劃愿景和目標是以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現有產業基礎為依托,以汽車及零部件研發檢測為先導,以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為引擎,打造集研發檢測、商貿物流、汽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與改裝車制造(含場地車)于一體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目前該基地正在建設中。
汽車零部件是贛州主導產業之一
郭鵬鹍說,贛州市形成了有色金屬及新材料、機械制造、食品加工、非金屬礦及新材料、輕紡工業、電子電器等六大主導產業。其中,以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產業為主的機械制造業是贛州工業的傳統產業,也是市政府確定的主導產業之一,有較好的產業基礎,部分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贛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形成了一個有一定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生產集群,零部件種類相對齊全。已具備年生產各種改裝汽車(含場地車)5000輛,汽車變速箱80萬臺(套),汽車(摩托車)齒輪制造1300萬件,叉車變速箱4萬臺(套)、汽車同步器200萬套、各種撥叉(軸)300萬件、精密鍛件7000噸的生產能力。
贛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主要圍繞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贛州經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贛州群星機械有限公司、贛州五環機器有限責任公司、贛州江環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南方改裝車有限公司、興國齒輪箱撥叉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等龍頭骨干企業展開布局。
整車制造企業5戶,動力電池企業3戶,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企業2戶,蓄電池企業1戶,微型電機企業1戶,汽車零部件及其配套企業43戶。主要產品包括:改裝汽車(含場地車)、汽車(含叉車、低速貨車)變速箱、摩托車齒輪以及鋰離子動力電池。
截止2012年底,贛州市已擁有4家中外合資企業,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公司和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是合資(德系),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是外商獨資(美系),萬寶至馬達(江西)有限公司是外商獨資(日系)。由于零部件產業重視實行模塊化及體系化供貨,所以這些企業的上下游產業及企業也將隨之跟進投入,這將使贛州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技術上得以提升,并促進外資主機廠直接或間接采購。
產業提升空間較大
郭鵬鹍認為,贛州市培育和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汽車及配套產業,雖然基礎較好、潛力較大,但也面臨規模偏小、整車不強、配套不齊、技術缺乏、發展滯后等問題。
汽車產業屬于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行業,贛州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屬于個體私營企業,受場地、設備條件制約,難以形成集約經濟。企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受專業化分工不足影響,存在著“大而全”現象?,F有企業之間缺乏聯合,導致產品重復生產,往返運輸成本加大,使本地配套產品優勢喪失。
贛州市現有的5家整車制造廠,有3家為改裝車生產企業,1家為低速汽車生產企業,1家為場地車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均為市場競爭激烈的低端汽車。
贛州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雖有一定亮點,但企業大都沒有研發機構,系統開發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發明專利很少,特別是整車制造企業沒有掌握汽車生產的核心技術,一些專業化配套小企業,大部分采用的還是常規技術和工藝,生產效率不高。
行業配套體系還在建立或完善之中,作為機械制造業的基礎工藝———鑄造、鍛造產能較低,難以滿足市內龍頭企業的生產需要,沖壓、電鍍、模具、五金加工幾乎是空白,致使大量的協作件、毛坯件、包裝件要到外省協作解決。
中汽零入駐拉動產業集聚
中國汽車零部件贛州項目的入駐,對贛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起到拉動作用。首先,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和產業組織的協調職能,對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轉型升級做出系統規劃,明確了發展重點、技術開發的優先順序及產業整合方向。
其次,調整和完善現行汽車產業政策。從注重關鍵零部件、關鍵技術上入手,統籌發展,構建技術創新鏈。
第三,促進整零之間、零零之間建立協同創新、共贏發展的關系。政府運用資源配置手段引導企業形成產業供應鏈,并圍繞產業鏈部署技術創新鏈。
第四,合理規劃汽車零部件企業集聚區域和產業園的產品布局,引導具有上下游配套關系的企業共同研發核心零部件,建立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