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年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受邀參會的代表來自航空、航天、汽車、兵器、模具、紡織機械、機床再制造、液氣密、軸承、煤礦機械、電子、鐵路、電力、內燃機、制冷空調等領域的行業組織、兄弟協會及相關企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毛予鋒,執行副理事長郭長城、王旭,副秘書長穆東輝出席線下會議,協會執行副理事長王黎明因防疫居家隔離以在線方式參會。會議由郭長城副會長主持,毛予鋒會長做總結發言。



機床協會市場部副主任李雷簡要匯報了在過去的一年中,協會在用戶服務方面開展的工作。重點介紹了協會順應數字化發展需求,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NC-Link協議標準應用推進方面的進展,概括說明了協會向用戶推薦國產高檔數控機床、開展上下游間供需對接交流和進口機床國產化認證等方面的情況。
CCMT2022參展企業對于本屆展會非常重視,都精心準備了最新產品和技術,市場部專家符祚鋼根據展商填報資料歸納總結了六大看點,分別是: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技術加速發展;智能化技術日益成為高端數控機床的重要標志;軟件技術豐富和完善機床功能;自動化技術推動無人化生產發展;綠色制造技術體現責任和擔當;專精特產品為用戶量身打造解決方案。以上特點也彰顯了全球機床產業的最新技術發展趨勢,無論數字化、自動化、智能技術的應用,還是設備的專業化,都體現出制造鏈各個環節的有機結合,以及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的理念。
協會行業發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上海工具廠總經理蕭偉鋒,講述了工具行業動態及典型案例。蕭總結合自身在切削刀具領域幾十年的工作經驗,介紹了工具行業的技術和市場趨勢,預測刀具行業正處于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同時指出對國產刀具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和總體提升路徑。
通用技術集團機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賀大興,介紹了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產業的總體情況和發展戰略,表示集團將秉承“誠信、包容、創新、實干、卓越、共贏”的企業價值觀,努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并將從三個方面大力提升集團機床產業發展能力:整合重構產業發展體系、以創新驅動帶動高質量發展、以“三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推動需求升級。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以“走向新一代智能機床”為題發言,講述我國數控機床行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新形勢,介紹了智能機床發展趨勢及面臨的困境。最后介紹了NC-Link的應用推進情況以及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相關情況。
北京博魯斯潘精密機床研究院吳行飛博士簡要介紹了超精密機床及加工技術發展趨勢,回顧了超精密加工技術發展歷史,概述了超精密機床研制的關鍵,簡介了博魯斯潘的技術和產品。
在總結發言中,毛予鋒會長對各領域協會組織負責人和專家們的參會以及大家一直以來對協會主辦的展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但也非常遺憾地表示,鑒于目前疫情形勢和國家對疫情防控的要求,我們不得不宣布展會延期,由此給大家工作造成的不便誠請諒解。毛會長還簡要介紹了協會配合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在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及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與各用戶領域之間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對接與合作,也希望大家給機床協會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上下游共同努力維護產業安全。
17日下午機床協會還組織了兄弟協會間的交流溝通會。來自汽車、軸承、內燃機、模具、紡機、維改等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和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在當前形勢下的運行狀況以及行業企業對裝備的需求情況。大家均提到,目前對進口核心裝備還有一定的依賴度,呼吁國內產業鏈上下游間建立起共同的價值鏈,聚焦產品的適用性和可靠性,實現從設計、制造到驗證的全過程提升,從而進一步加強國產機床主機廠對細分領域的服務能力。郭會長希望與兄弟協會間開展更加深入實際的工作,形成長期合作機制,從機床工具下游產業的核心技術及需求入手,找出國產機床與國外同類品牌產品之間的差距,以盡快實現市場突破。
通過相關介紹和交流,各領域用戶對機床協會所開展的用戶服務工作以及行業企業在產品、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有了更多了解,也表達出對國產中高檔設備的更多關注和今后加強合作的意愿。各方代表還談到,應探索深入開展上下游間聯合攻關的有效方式,比如聯合申請國家項目,從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提升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