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欧美_精品一区精品二区高清_一区二区久久精品66国产精品_av影片在线播放_国产偷伦视频片手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xxxx

 
齒輪工業領域服務平臺,行業技術的領航者;
把齒輪傳動之脈搏,譜信息時代之新篇!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資訊 » 特別報道

中國制造高端化:核心技術突破刻不容緩

發布時間:2012-07-04 | 來源: | 作者:

  “自主創新”、“核心技術”、“品牌意識”成為本屆兩會的熱點詞語。對于中國的制造業來說,要想從低端化向高端化轉變,核心技術的突破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比任何時候都緊迫。

  大而不強

  “如果在這一輪國際經濟產業結構大調整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夠抓住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突破核心技術,那么我們的機械工業在未來將非常被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實際上在2010年,中國就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制造”遍布全世界。從機械領域來看,在數量上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擴張。據王瑞祥介紹,2000年全國機械工業制造產值僅為1.44萬億,但到2011年的總量就已經達到16.89萬億,是2000年的12倍,增長速度可見一斑。其中汽車制造連續兩年突破1800萬輛,搶占世界第一市場;我國的發電設備制造業穩居世界第一,產量占了世界總產量的50%。

  中國機械工業制造在數量和產能上已經穩居第一。但是在王瑞祥說,“實事求是地講,我國整個機械制造行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還很突出,與機械工業強國的距離還很大,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積累不夠、尖端技術缺乏,在絕大多數基礎零部件方面,我們還要依賴進口。”

  他告訴記者,在機械裝備工業中的高端制造這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我國的企業只能依靠數量、中低端產品和低價格優勢競爭,缺少在國際市場打拼的競爭能力。

  其實不只是機械工業方面,在家電、醫療器械等各個工業領域,中國制造在核心技術方面都需要取得突破。“如果不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中國的許多產業將受制于人,企業的利潤也很難提升,只能淪為跨國公司的組裝車間和銷售代理。”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企業體制管理研究所所長毛蘊詩表示。

  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我國的低端裝備制造業還能夠擁有一席之地。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影響,再加上國內生產成本的提高、資源環境的約束能力強化,缺少核心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家電產業等原來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讓這一弊端更加明顯。美國重提其制造業,在財政稅收上給了許多鼓勵政策,逐漸將分流到發展中國家的高端制造業重新拉回本土,其中首當其沖的是裝備制造業。歐盟、日本也都采取一些政策,加快本國高端裝備機械的發展,吸引一些制造企業回流。

  新興經濟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巴西、印度、俄羅斯扶持本國實體經濟,加快發展,他們也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在吸納和承接發達國家的轉移制造產業。這都無疑將進一步擠壓中國裝備機械制造業在中低端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此,加強自主創新刻不容緩。

  核心缺失

  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目前我國企業創新還是以外圍技術和外觀設計為主,核心技術的創新數量十分有限,特別是一些高端裝備技術領域,國外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數倍于國內。

  “先進技術靠引進,高端產品靠進口,依然是擺在機械行業面前嚴酷的現實。”王瑞祥說,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進口使用外匯高達30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18%,在內需增長趨勢放緩的背景之下,進口量如此強勁,只能說明國內高端裝備供給能力尚不能充分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同時,雖然在去年,我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實現了123億美元的順差,但這些主要源自于產業鏈低端的加工貿易,而與德國、日本兩大裝備制造業強國的貿易逆差達到578億美元和492億美元。

  據毛蘊詩介紹,中國高端機械設備的缺乏,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核心技術的缺乏,而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關鍵零部件中,往往占產品價值的30%到40%。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很多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已經形成壟斷。

  在我國機械工業的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中,高端發動機、高端機床及量具量儀,高端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均需要從國外引進。高檔數控機床90%靠進口,數控系統95%進口,儀器儀表70%進口,其他包括液壓件、風電齒輪箱、高檔汽車鏈條等幾乎全部進口。

  醫療器械行業同樣如此。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麥德森生物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執禮透露,中國所有尖端最新醫療設備95%以上來自西方國家,我國自主創新幾乎為零。

  比如,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自主研發汽車自動變速器,但關鍵技術仍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跨國公司汽車電子、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90%。由于沒有核心零部件,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盡管獲得1/3的市場份額,但只獲取利潤的1/10。

  以彩電行業為例,中國雖然不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但由于缺少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每年都要付高額專利費,自己拿到手中的利潤少之又少。2010年,湯姆遜、LG、索尼等相關專利所有者提出,中國彩電企業應向他們繳納41美元/臺的技術專利費,而出口到美國的CRT彩電,平均每臺利潤才2~3美元。我國DVD平均出口售價44.56美元,每臺要繳納20美元技術專利費,利潤不到1美元,我國空調企業要想完成相關升級,每年必須向一些歐美企業支付專利費數十億元。

  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中國的機械、家電制造業,只能淪為跨國公司的組裝車間和銷售代理,同時在國際標準制定中也沒有話語權。毛蘊詩說,中國空調、彩電、DVD等家電的產量早已是全球第一,但全球家電國際標準由中國企業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三。歐美國家通過制定技術標準,使曾占領80%世界市場的溫州打火機市場份額迅速下降。

  研發不足

  核心技術難以得到突破,受著各方面的影響。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

  王瑞祥給記者提供了一份數據,根據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測算,2011年世界各國企業在研發上的總投入約1.2萬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6%。美國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研發投入達到4050億美元,占全球研發投入的34%。我國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明顯較低,以機械工業為例,研發投入大大低于國外先進國家水平,即使是大型企業的研發經費也僅占銷售收入的1%左右,而國際各大著名公司用于科研開發的資金均占其銷售額的4%~5%,重點領域甚至達到10%。據國外經驗,引進技術和消化吸收所需資金的比例約為1比7,可我國機械工業全行業消化吸收費用不足引進技術經費的10%。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毛蘊詩提出了四條建議:加快技術路線圖制定,明確關鍵技術突破方向和關鍵零部件創新目標;加大關鍵零部件研發投入,培育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整合創新主體,建立國內技術聯盟,加快研發資源共享與海外研發建設;建立廣泛的跨國技術聯盟。

  “必須加大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加快自主創新的能力,大幅提高我國工業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質量。從功能部件到主機,從主機到服務,都要重視起來。”王瑞祥說。

[ 業界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河西区| 金乡县| 电白县| 龙川县| 普宁市| 奉贤区| 宣威市| 军事| 塔河县| 清徐县| 盐亭县| 贵定县| 克拉玛依市| 镇坪县| 额济纳旗| 东至县| 玉屏| 宜都市| 博野县| 云浮市| 抚宁县| 旺苍县| 兰坪| 什邡市| 乐东| 辽中县| 顺昌县| 广丰县| 武义县| 辽阳市| 繁峙县| 马鞍山市| 上高县| 健康| 乐业县| 启东市| 清原| 江北区| 连江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