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克中國CEO 馮慧芳
2024年,人工智能(AI)的應用為多個行業的傳動系統賦能,人形機器人更是成為2025年度話題,其快速發展也為齒輪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新年伊始,薩克中國將積極迎接AI時代的浪潮,帶領公司走向AI機械制造發展之路。
全觀產業鏈,抓準“著陸點”,是發展AI齒輪制造的“骨架”。AI浪潮對齒輪行業的創新要求是全方位的:硬件上,如何縮小齒輪尺寸、提高齒輪精度和生產效率等成為齒輪生產企業應對AI時代新要求要急需解決的問題;軟件上,傳統操作系統融入AI功能成為必然趨勢。選擇不同的方向將把企業帶向不同的道路,因此抓準“著陸點”是AI時代中每個齒輪企業的重點戰略,更是薩克集團的必修課。
腳踏實地,勤奮努力,是發展AI齒輪制造的“血肉”。因為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更是筑成企業血肉的細胞。目前中國經濟回暖向好,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扎實推動了機械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其抱怨“內卷”嚴重,不如順應時代發展,將“內卷”從過度競爭、嚴重內耗的阻力轉變為認準方向、奮力向前的動力。
合作共贏,共同研發,是發展AI齒輪制造的“皮膚”。133年來,薩克集團長期致力于齒輪刀具及裝備的研發和制造,2008年薩克與漢江工具共同開發了世界首臺高精度數控大插刀磨床SGI;2016年薩克遇見江陰塞特,共同開發了世界首臺微齒輪滾&插刀磨床TTB Gear HS;2019年薩克與恒鋒工具通力合作,共同開發了世界首臺小插刀磨床SGIS;2024年,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政策的指導下,薩克中國完成了世界首臺七軸數控插刀磨床的二手翻新,綠色再制造,助力齒輪行業降本增效。這些合作,不僅為薩克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氧氣,更作為保護薩克的“皮膚”,讓薩克集團在AI時代的交界點持續深耕細作,同時向齒輪行業持續輸血。
敢想敢做,不斷創新,是發展AI齒輪制造的“靈魂”。小微齒輪概念的提出,促進了齒輪制造業的創新與發展,而微型齒輪量產的實現則助力智能制造的發展,更推進了AI時代中仿生機器人的發展。薩克集團旗下的瑞士TTB公司始終致力于小微齒輪刀具的生產制造和創新研發,為小微齒輪企業應對AI時代挑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25年正值薩克中國成立25 周年,我們將攜手新老伙伴共同迎接AI新挑戰,助力AI時代新發展。未來,薩克集團將繼續踐行百年企業的社會責任,以持續的技術分享與研發創新,與大家一起迎接AI新時代,轉動齒輪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