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到2025年要有兩家自主品牌整車企業銷量進入世界前十的表現,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趨勢“純電動汽車(P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智能網聯”,已經改變了傳統汽車企業經營模式,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模塊化設計制造、EE(電子電器)架構開發和軟硬分離的生產方式,讓客戶化定制成為市場必然潮流。
然而自主品牌的“產品零缺陷保障、準時交付OTD” 企業高效運營能力一直沒有取得突破。代表汽車技術發展潮流的GOOGLE、特斯拉等都對世界傳統汽車企業構成了巨大挑戰,這也讓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著必須盡快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的客觀要求:“需求驅動、產品零缺陷保障、OTD智能工廠運營模式,實現研發生產一體化,大幅縮智產品研發上市周期”。
“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運行系統關鍵技術標準及驗證”項目的總體目標是圍線提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而設定的,并形成1個智能工廠運行模式標準,2個關鍵應用技術標準——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運行模式標準,能夠解決國產汽業企業JIT生產方式應用水平不高的問題,實現“客戶需求驅動、零缺陷品質保障、OTD”生產和研發工廠運行模式,應用國際先進汽車企業“產品預驗證技術”和產品/工藝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汽車零缺陷品質,并縮短產品上市周期;以及,RFID智能識別應用關鍵技術標準,提供了既適合多品種小批量混流生產,又適用批量規模生產汽車工廠的智能物流管理解決方案;同時,新能源汽車軟件智能檢測關鍵技術標準,能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軟制造”,解決整車軟件管理的難題,并實現汽車檢測線的智能化。
三項標準均符合專項和指南的要求,屬于行業應用集成的自主創新,代表了汽車行業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可以說“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運行系統關鍵技術標準及驗證”項目的實施將對自主品牌的軟實力提升,包括產品研發能力、企業運營效率、品牌形象樹立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競爭力,都有長遠的影響和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就難怪該項目收獲的關注度長期居高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