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北方已入穿秋褲的糾結論,想起在十堰大山那段青蔥歲月,縱然厚雪過膝,電動君我依舊對秋褲為之不屑。
反觀新能源汽車行業,甚為火熱,具體數字就不背書了,電動汽車時代粉絲自然深知其理。電動君發現一個現象,在這股新能源浪潮下,一些新興車企、零部件廠商出盡分頭,主機廠如比亞迪、特斯拉,零部件廠商如松下、CATL等。而那些傳統主機廠與零部件廠商相對比較低調,或者稱做隱身?為了滿足嚴苛的環保法規,有的車廠甚至勾結零部件廠商作弊,十年前可不是這樣,他們到底發生了什么?不光是我,相信你們也想知道。為此,電動君以博格華納為例,深扒傳統零部件供應商如何應對未來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11月4號,加博格華納HEV/EV技術講解活動,主題為博格華納為應對新能源趨勢而做出自身堅持與時代變革,主講人為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Christopher P.Thomas 先生。Chris先生在發動機設計、控制算法、熱管理以及傳動系統方面擁有二十余項專利,并當選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員。

Christopher P.Thomas 先生
關于博格華納,我們一般只知道它是傳統核心動力系統全球領先提供商,比如博格華納的渦輪增壓器享譽業內。但實際上,博格華納也是節能與新能源動力系統領先提供商,特斯拉第一款電動跑車Roadster的傳動系統就是博格華納設計制造。
眾所周知,目前汽車行業四大趨勢: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共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載體還是一輛車,其根本是必須具備核心的驅動技術,從傳統的內燃機+變速箱,再到今后的內燃機(可有可無)+驅動電機+動力電池。而驅動技術正是博格華納所擅長的,即使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擁有先天優勢的博格華納很容易將傳統技術進行延伸,進而取得領先優勢。
根據博格華納官方介紹,混合動力方面,在去年收購雷米電機之后,博格華納相繼開發了一系列電驅動技術,包含輕混、中混、重混等混動技術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純電動方面,目前掌握著雷米電機、變速器、熱能管理,還有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等相關技術,由于博格華納在驅動技術方面的沉淀較深,對化學領域沒有過多投入,所以,動力電池是博格華納唯一沒有涉入的技術。其實,這也能理解,揚長避短是每個企業的基本戰略,但是電動君也想說,當前動力電池占據整車的成本比例較高,有的純電動車型甚至達到五成,所以,對于博格華納這種國際領先零部件供應商,如果不進入,是不是一種損失?
收購雷米,打造博格華納新能源核心產品
前文已經說過,博格華納的核心在于傳統驅動系統方面,為了加快節能與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去年博格華納以全現金9.51億美金收購美國雷米電機,然后將雷米電機結合博格華納扭矩管理系統開發出了被稱為“PDS”的電驅動系統,該系統包含一個變速器與兩個電機,其中變速器是特斯拉同款,這樣構成的系統將更加緊湊、輕質、高效,成本更低,競爭力更大,由于集成度高,很多客戶也希望博格華納將電驅動系統打包銷售。在電動君看來,事實也的確如此,隨著電驅動技術的發展,單電機驅動逐漸滿足不了性能愈加強大的新能源汽車,從比亞迪唐、特斯拉系列車型可見一斑。
應對嚴苛的節能減排,傳統動力系統還有潛力可挖
雖然很多人認為傳統內燃機動力系統的開發已經見頂,但博格華納不這么認為,通過優化渦輪增壓技術與發動機輕量化,2.3T發動機的性能可以達到5.0L的水平;通過發動機小型化,綜合燃油經濟性可以提高30%以上。總而言之,通過運用輕量化、渦輪增壓與EGR等節能減排技術,傳統內燃機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因為大家也都明白,即使各國對新能源汽車有各種資金政策優惠,新能源汽車推廣依舊緩慢,一來因為太貴,其次,傳統內燃機汽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依然不小。
如何抗衡日系混動?博格華納堅持自己核心競爭力
首先,必須承認日系在HEV領域有一定優勢,但是不能說其它廠商就沒有機會,就像豐田的混動已經做的很完善,但本田開發的I-MMD也并不弱,技術是沒有唯一的,每個廠商應該基于自己的特長做出相應技術開發。而博格華納作為全球領先驅動系統供應商,深厚的傳統技術儲備與技術開發體系就是它最核心的競爭力,將全球領先的驅動電機供應商納入麾下,對博格華納節能與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如虎添翼。據CTO先生Chris所述,博格華納結合前文所述的“PDS”系統開發了核心驅動機構,稱為“EDM”,功能類似豐田的太陽輪,能夠協調發動機、電機的動力輸出與能量回收,該系統由PDS與三個離合器加上其它齒輪機構構成,具備模塊化、輕量化、小型化等特點,可以廣泛運用于HEV、PHEV、EV等新能源車型。除了驅動機構,博格華納還開發了動力電池的熱能管理系統,其對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發送火宅主要原因就是動力電池的熱能管理系統沒做好。

適用混動相關產品

適用純電動相關產品
在具備自己的新能源核心產品之后,博格華納的目標不是跟豐田與本田在新能源技術領域掰手腕、爭市場,而是繼續扮演博格華納自己:博格華納至始至終是一個全球領先的汽車核心驅動系統供應商,只會服務主機廠,給他們提供驅動技術,使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富有競爭力,而不是直接與主機廠正面競爭。
調整全球戰略,集中火力開發新技術
為了應對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包括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共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博格華納將調整全球戰略布局,傳統汽車業務將逐步移到中國,包括控制系統、離合器系統等,另外,集中博格華納全球最有經驗的優秀工程師開發這些新技術。可以預見,在中國已經有上海、武漢、大連等基地基礎上,博格華納對中國的投資將進一步擴大。
活在當下,贏得未來
就像開頭所說,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新能源相關企業成了香餑餑,如暴發戶一般四處挖人建廠,行業人士應該深有體會,而那些傳統企業的日子就沒有那么滋潤了。據IHS的研究報告指出,接下來七年,傳統汽車產業的業績持續下滑,混合動力增長30%,純電動增長25%。當前,博格華納的傳統業務依舊占據98%的業績份額,由于在傳統領域具備很強競爭優勢,Chris先生預計博格華納未來7年,傳統汽車領域增長5%,混合動力增長50%以上,純電動增長50%以上。
不管IHS的行業數據分析,還是以博格華納為首全球領先的零部件供應商戰略布局,都表明為了滿足2020年與2025年的排放法規,HEV與PHEV是當前最有效、最容易規模化的手段,而EV離大規模普及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