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渡過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進入了成長發展期,在2025年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將進入應用階段。中國的智能制造要強調國產化,也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
7月30日在南開大學召開的“制造業的未來圖景——我們的挑戰與應對”國際研討會上,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做主旨發言,他論述了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態勢。
屈賢明指出,中國制造業從2010年從規模已經處于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強,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如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材料、工藝依賴國外,產品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能源消耗、資源消耗和污染的排放比較嚴重等,為此,國家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并于2015年正式印發。實施兩年后,我國制造業正謹慎向好發展,但一些頑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他認為,我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就是要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而智能制造將在中國強國戰略中處于重要位置,2025年我國在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發電輸變電裝備等領域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目前國家正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智能制造和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專項等方式,持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智能制造太熱”屈賢明說,由于用工難、用工貴、招工難,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也要求采用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模式,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最有效的一個解決途徑。新一輪產業革命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制造發展態勢勢不可擋。
屈賢明認為,“智能制造將使中國的制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并將體現在產品的創新、制造技術的創新、產業模式的創新。
總結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態勢,屈賢明認為是“頂層設計基本就緒、專項行動全面落實、試點示范初見成效、城市地區梯次展開。”中國已經渡過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進入了成長發展期,在2025年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將進入應用階段。中國的智能制造要強調國產化,也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
7月30日在南開大學召開的“制造業的未來圖景——我們的挑戰與應對”國際研討會上,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做主旨發言,他論述了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態勢。
屈賢明指出,中國制造業從2010年從規模已經處于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強,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如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材料、工藝依賴國外,產品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能源消耗、資源消耗和污染的排放比較嚴重等,為此,國家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并于2015年正式印發。實施兩年后,我國制造業正謹慎向好發展,但一些頑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他認為,我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就是要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而智能制造將在中國強國戰略中處于重要位置,2025年我國在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發電輸變電裝備等領域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目前國家正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智能制造和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專項等方式,持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智能制造太熱”屈賢明說,由于用工難、用工貴、招工難,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產生了巨大的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也要求采用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模式,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最有效的一個解決途徑。新一輪產業革命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制造發展態勢勢不可擋。
屈賢明認為,“智能制造將使中國的制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并將體現在產品的創新、制造技術的創新、產業模式的創新。
總結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態勢,屈賢明認為是“頂層設計基本就緒、專項行動全面落實、試點示范初見成效、城市地區梯次展開。”中國已經渡過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進入了成長發展期,在2025年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將進入應用階段。中國的智能制造要強調國產化,也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