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依托產業鏈實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依據數據新要素打通產業鏈上堵點、連接斷點,為補鏈、延鏈等工作提供基礎,加快促進中小企業對號入座。在政府與市場共同作用下,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依托行業協會、大型互聯網企業等,優先建設一批國家級數字基礎設施平臺,實現對鏈上企業數據的采集與應用。打破產業鏈上各環節的“信息孤島”,加快數據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為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構建良好的數字化生態。通過技術、網絡、數據等滲透,加快推動重點產業鏈優先實現智能化升級,開展智能制造生產活動,加快中小企業更快融入產業鏈,加速數字化轉型。
其次,打造示范平臺提升中小企業研發能力。打造數字示范平臺,依托數字平臺變革產業鏈發展模式,由單一鏈條式向網絡協同式轉變。一方面,加快建立數據交易示范平臺。以市場中網絡平臺企業為主體,強化政府在平臺建設中的協同治理作用,以大型平臺企業為核心,深化不同平臺企業之間資源要素的交流與合作,形成開放、創新、協調、統一的示范型數據交易平臺,實現要素、產品等在不同企業之間的共享、合作,為上鏈的中小企業尋求合作伙伴、拓寬合作范圍提供重要支撐,也為產業鏈的延鏈、固鏈等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積極打造專業化研發創新示范平臺。以數據鏈為基礎,以大型科創企業為依托,基于產業鏈上下游創新研發設計新模式,建設專業化研發創新示范平臺,圍繞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充分整合利用產業鏈及外部創新要素,在創新平臺上加快實現小而精的創新研發突破,提高中小企業核心研發能力。此外,要加快中小企業內部工業網絡、管理軟件、數據系統等的建設與應用,為中小企業數字化、平臺化發展提供基礎。
最后,發揮龍頭企業作用著力培養專精特新。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其抗風險能力、活力和創新力是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根本體現。應充分借助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帶動鏈上中小企業共同固鏈、強鏈。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著重支持并鼓勵產業鏈上具有領導力的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通過縱向合并等方式做大做強,帶動產業鏈上其它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提升。基于數字經濟的融合性,要加強大中小企業之間的跨界合作,聚焦企業多元化需求,打造能夠涵蓋研發生產、解決方案、運營服務等產業鏈上重要環節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形成具有主導作用的“鏈主”企業。借助數字信息技術,廣泛拓展品牌傳播媒介、創新原有商業模式,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廣泛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打造一批無論是自主創新能力、品牌知名度,還是資源整合能力都達到或接近世界級水平的領軍型企業,帶動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有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同時,還應在此基礎上支持具備明顯競爭優勢和較高產業整合能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形成產業集群,瞄準產業鏈上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以并購、聯合等多種形式實現產業數字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