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網認為,法士特的黑燈工廠向外界釋放出三個信號。
信號一:汽車智能制造從量變到質變
能夠“黑燈”生產,意味著汽車制造的智能化從量變發展到質變。

現在汽車以及零部件企業制造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機器人,自動化程度很高。不過,不管使用多少機器人,如果不能“黑燈”運行,就不是全自動化,而只是自動化程度的“量變”。
法士特的黑燈工廠,實現了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質變”:通過自動化生產線,做到了全程無人工干預,全天候、全時段生產,真正實現了“黑燈工廠”的要求。
黑燈工廠的建設并非易事,更不是購買幾條自動化產線那么簡單。要想真正實現無人工的全自動化,必須進行生產、質量、設備狀態和能耗等數據的自動采集,實現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物流設備以及移動終端的聯網,沒有這個基礎,智能制造就是無源之水。
法士特黑燈工廠,成功應用“數字孿生、黑燈生產、萬物互聯、智能決策、綠色制造、數據閉環”等六大核心技術,實現了“黑燈”生產。從上篇嚴鑒鉑對法士特黑燈工廠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數字孿生可以模擬所有的生產過程,在工廠建設前就模擬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數據閉環、萬物互聯則是全自動的基礎,這兩項技術可以幫助工廠的“大腦”指揮不同的設備完成生產;同時,生產過程的所有糾錯環節可以防止發生錯誤。設備上所有傳感器能夠把實時狀態“上報”中央指揮部,確保設備及時調整,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智能決策,則可以根據所有設備,以及生產中的數據反饋,進行自學習并不斷優化算法,幫助生產持續改進。

可以看到,“黑燈工廠”沒有人工,但勝于人工。
信號二:智能制造將成為汽車競爭主戰場
全自動化能夠帶來的不僅僅是節省人工(這點對于疫情期間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產效率。據了解,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法士特的生產效率將繼續提高70%,能源消耗減低14%,人均產值提高5倍。
除了提高生產效率,法士特的“黑燈工廠”還有著最厲害的功能——自我學習和改善。眾所周知,豐田精益生產的精髓就在于基于全員的持續改進,正是這種持續改進,讓汽車質量不斷提升,成本持續下降。精益生產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全員參與,二是持續的不間斷的改進。這兩點對于“黑燈工廠”來說,則可以做的更好,通過數據閉環和智能決策,對過往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不斷改進;而通過工廠所有環節的自學習改進,則可以保證“全員參與”。這意味著,未來法士特高智新工廠的成本還會持續降低,品質則會不斷提升。

燃油車行業屬于成熟行業,成熟行業的競爭戰略在于總成本最低。如果要做到總成本最低,就需要全員參與的持續改進,因為成本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而智能化工程則將“持續改進”進行得更加全面和長久。
可以預見,當企業為了競爭優勢的取得,就必須讓工廠全自動化,實現數據閉環和萬物互聯,并且不斷學習、優化和迭代。因此,智能制造未來或將成為汽車競爭的主戰場。
信號三:中國將引領世界第三次汽車革命
放眼全球,能夠實現“黑燈”生產的企業非常少。
為什么中國能夠率先實現呢?一是中國在5G、智能化等基礎設施方面已經領先世界;二是在于中國汽車企業更愿意創新和投入。

實際上,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頒布,中國制造業迎來了以智能化為主的工業4.0時代。國內,眾多智能工廠蜂擁而出,包括阿里巴巴的“犀牛工廠”、小米年產百萬臺高端智能手機的“黑燈工廠”、格力“黑燈工廠”等;在汽車行業則包括吉利投資200億在西安建成的“黑燈工廠”以及法士特的“黑燈工廠”。
回想汽車行業的前兩次生產革命,1908年,在美國底特律,世界上第一輛以大量通用零部件進行大規模流水線裝配作業的汽車——福特T型車誕生,流水線成為汽車工業生產的標準方式。20世紀50年代,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又帶來了汽車生產的第二次革命。
如今,智能化將為汽車生產帶來第三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