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一如既往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一批達到國際先進和國際領先的工程裝備投放市場,一批科研成果和重大技術裝備得到推廣應用,較好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建設和重大項目需求。

在整機性能與參數提升的背后,是整個工程機械產業鏈水平的提升。國內一批大型骨干整機企業不斷加快零部件國產化進程,積極開展高端零部件研發、制造和試驗檢測,高端零部件國產化率不斷提升,一些關鍵零部件研制試驗取得新進展。一批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加快與整機企業產業鏈深度融合,有的從生產替代產品走向主機配套市場,有的入圍高端品牌工程機械制造商配套供應體系,實現了產業升級。

對于工程機械全行業的高端化探索,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都有為在中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創新與前沿技術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高端工程機械及其關鍵零部件最大的難點還是與之相適應的新材料。工程機械上下游產業鏈應該協同創新,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政、產、學、研、金、用”深度融合,盡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除此之外,在低碳發展的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綠色發展成績亮眼。天眼查數據顯示,近5年,電動工程機械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的復合增長率達到30%。目前國內電動工程機械滲透率較低,隨著鋰電產業鏈不斷成熟,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未來3年電動工程機械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2022年,我國在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經濟預計實現穩健增長,對明年經濟發展將會產生積極影響。在穩預期穩就業等政策取向引導下,我國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等將會穩步增長,加上各地區各領域穩增長措施持續落地和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繼續保持較強韌性等,預計2023年行業將繼續呈現穩定運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