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結果源自制造商在意大利國外和國內市場都報告了訂單量的減少。其中,來自國外的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該指數的絕對值為96.2;而意大利國內訂單則下降了45.1%,絕對值為24。
UCIMU會長Barbara Colombo表示:“經濟研究部和商業文化中心匯編的數據證實了我們自年初以來一直觀察到的負面趨勢,這是由許多不同因素決定的”。
就意大利國內市場而言,新訂單的減少并不意外,這與過去幾年的繁榮之后需求的普遍低迷相對應。也就是說,意大利制造業目前正在經歷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仍需完成,同時也涉及到歐洲關于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制造的新指令。
“我們的工業轉型是有目共睹的,但它在大、中、小規模的行業中分布并不均衡,肯定還沒有完成。而對于以制造業為基石的意大利經濟來說,這種轉型代表著一種競爭力要素,因此有必要通過適當的措施予以支持”。Barbara Colombo表示。
UCIMU認為,經濟資源有限,且環境極其困難,但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發展政策。因此,協會歡迎在2024年一攬子預算草案中納入《薩巴蒂尼法》的再融資條款和對返回意大利生產的企業進行激勵的決定,同時為公民和公司減稅。“我們認為有必要加強應納入5.0計劃的競爭力措施,遺憾的是,該計劃仍處于待定狀態。但我們也相信身處歐盟的政府代表會迅速采取行動”。Barbara Colombo說。來自意大利國外的訂單量基本穩定,表明制造商獲得的國外訂單更有規律,這是長期一貫的表現。也證實多年來實施的激勵措施引發了國內市場的強烈需求波動。
資料顯示,意大利制造商一直將美國視為非同尋常的合作伙伴,美國目前是第一個出口目的地。北美需求的活力(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將保持不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亞洲和歐洲需求的疲軟。
目前,UCIMU正在致力于實施新的舉措,以支持企業的國際化活動。其中包括兩個分別位于印度和越南的業務網絡。
素材來源:UCIMU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