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從東南沿海到西北腹地,從東北全面振興到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對煉強制造業筋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2023年4月,從湛江到茂名再到廣州,總書記深入企業、港口、農村,一路邊走邊看。總書記要求廣東“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5月,總書記專門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要求陜西“要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勇于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競爭新優勢”,“建好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打造國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和制造業基地”。
7月,在江蘇,總書記考察了工業園區、企業、科學實驗室等地點,要求江蘇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7月,在四川,總書記要求依托制造業的獨特優勢,積極服務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高質量對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新布局。
9月,在東北,總書記到林場、鄉村、高校等地點調研,要求黑龍江“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全面提升三次產業,不斷優化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要“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9月,在浙江,總書記先后到金華、紹興等地,深入農村、商貿市場、文化園區等地點考察調研。總書記提出,浙江要把實體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引導和支持傳統產業加快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10月,總書記來到江西的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來需求出新品,努力構建先進制造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機企業”。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接續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24年2月,總書記乘坐“復興號”來到天津,講起飛鴿牌自行車、海鷗牌手表,感慨那是一代人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總書記勉勵天津,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要發揮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要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加強科創園區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加強與北京的科技創新協同和產業體系融合,合力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切、指示引領下,我國制造業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為制造強國建設蓄勢賦能。高鐵飛馳、神舟飛天、“天眼”探空、北斗組網、大飛機翱翔……自強不息的攀登,日新月異的創造,彰顯中國制造業的底氣實力,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增添澎湃動能。
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