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低空經濟正在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熱點。對此,筆者建議,汽車產業同仁也應給予關注,這也是我們的重大機遇。理由有三:
一是技術相近。比如動力電池、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都是低空經濟所必須的。汽車企業對于運用這些技術都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這些產業也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一部分。另外,汽車產業對于輕量化技術也很熟悉,鋁、鎂、碳纖維在汽車上有批量化的應用。
二是要求相近。汽車產品是大批量制造應用的耐用消費品,對于可靠性、耐久性、產品一致性有很高的要求,對于輕量化也有很高的要求。相信這些要求也是低空經濟產品所必需的。
三是產業形態相近。雖然航天、航空和汽車產業都是制造交通運輸工具的,但是三大產業的制造流程的組織管理不同。航天產品幾乎是單件制造,航空產品是小批量制造,汽車是大批量制造。相信低空經濟的無人機的制造應該是大批量制造。當年在軍轉民的大潮中,航天、航空和兵器工業的企業都曾轉入汽車產業,但是只有兵器工業產業轉型比較成功,應該和兵器產品與汽車產業形態相近有關。
汽車產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又對于產品質量,成本要求很高的產業。應該在對于新技術要求高、質量和成本要求高,又需要較大批量生產的產業轉型中有相當的優勢。當然筆者也不贊成大家一窩蜂去搞。在中國這樣大體量的市場經濟中,每一行業都有自己的難處,要有確定的技術優勢,又無致命的短板,才能轉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