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大眾汽車集團發布的聲明,此次關閉工廠的計劃是出于對公司財務狀況的改善和競爭力的提升。大眾乘用車品牌的利潤率長期低迷,加之經濟環境的日益艱難和新的競爭者不斷涌入歐洲市場,使得公司不得不采取果斷行動以應對當前的困境。特別是德國作為大眾汽車的主要制造基地,在競爭力方面正逐漸落后,這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經營壓力。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在聲明中表示,歐洲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非常嚴峻且緊急的形勢中。經濟環境的惡化、新競爭者的加入以及德國在競爭力方面的落后,都要求公司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來應對。關閉工廠和零部件廠是這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部分,旨在通過削減開支和提升效率來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然而,這一決定立即遭到了德國工會和頂級工業聯盟的強烈反對。德國頂級工業聯盟IG Metall譴責該計劃“動搖了汽車制造商的根基”,并認為這將對就業和工廠地點構成巨大威脅。大眾汽車工廠職工委員會也誓言將“激烈反對”董事會的提議,認為這一計劃不僅不負責任,而且極其危險。
盡管如此,大眾汽車集團仍堅持認為關閉工廠是必要的。公司表示,將通過與工廠職工委員會和IG Metall的協商,探討所有必要的措施來確保這一過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大眾汽車還計劃終止自1994年起實施的就業保護協議,這是一項旨在保障員工工作穩定的工作保障計劃。然而,這一決定無疑將加劇與工會的緊張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盡管公司在中國市場加大了對電動智能領域的投資合作,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多款新車型,但面對比亞迪等新能源企業的強勢沖擊,大眾汽車的市場領先優勢已不復存在。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加入了降價大軍,但交付量仍出現下滑。
面對這些挑戰,大眾汽車集團正在積極尋求轉型和升級。公司計劃通過加快產品開發和生產速度、降低員工成本以及實施更高效的采購策略等措施來降低成本并提升競爭力。同時,大眾汽車還加大了對電動智能領域的投入,希望通過技術創新來引領行業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