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靠前的國家
相關報告顯示,韓國每萬名員工擁有1012臺工業機器人,位居世界第一。自2018年以來,韓國機器人密度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韓國享譽世界的電子產業和強大的汽車產業帶動韓國經濟,而這兩個產業又是支撐工業機器人需求的核心。
新加坡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員工770臺機器人,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韓國。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制造業勞動力很少,因此即使運行中的機器人數量相對較少,機器人密度也很高。
中國正在大力推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并已實現每萬名員工470臺機器人的較高機器人密度(2022年統計數據為402臺機器人)。中國在2019年進入全球機器人密度排名前10,并在短短4年內實現機器人密度增加了一倍。
德國每萬名員工擁有429臺機器人,排名世界第四。自2018年以來,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機器人密度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長。
日本以419臺位居世界第五。作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國,2018-2023年間,日本機器人密度以年均7%的速度增長。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日本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最大市場之一。
2023年,美國機器人密度達到295臺,躋身全球前10名。
各地機器人密度
機器人密度是指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相對于員工數量。這些統計數據涵蓋整個制造業或特定工業部門。由于員工數量是經濟規模的衡量標準,因此通過將員工數量除以運轉中的機器人數量,可以在相同基礎上比較運轉中的機器人數量。
2023年,歐盟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員工219臺機器人,增長5.2%。其中,德國、瑞典、丹麥和斯洛文尼亞位居世界前10名。北美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員工197臺機器人,增長4.2%,其中美國是全球制造業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整個亞洲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制造業工人182臺機器人,增長7.6%。韓國、新加坡、中國、日本位列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的10個國家。